[发明专利]一种制造纯铜/铜铬合金复合触头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574.5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庆龙;管学茂;冯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C23C24/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合金 复合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纯铜/铜铬合金复合触头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触头是真空断路器的关键元件,理想的真空触头材料应具有以下性能:①高的电流分断能力;②高的承受电压能力;③高的导电率和导热率;④抗熔焊性能好;⑤低的电弧烧损率;⑥低的触头磨损;⑦低的截流值;⑧良好的加工性能。由于这些性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同时满足以上各项指标。
按照真空触头材料的性能要求,纯铜虽然具备高的导电率和导热率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但力学强度低,抗磨损、抗电蚀和抗熔焊性差,用于制作真空触头材料,其明显表现出自身的不足。
为了提高纯铜的抗磨损、抗电蚀和抗熔焊性及力学强度,人们通过合金化方法来改善其性能,其中用作触头材料的主要有W-Cu,Cu-Bi和Cu-Cr系列合金。近年来随着大功率真空高压开关技术的发展,Cu-Cr系列的合金触头以其众多的优越性能大有取代W-Cu,Cu-Bi系列的合金触头材料之势。Cu-Cr合金触头材料的优势在于Cu和Cr之间具有很小的互溶度,由Cu-Cr合金相图可见,Cr在Cu中的固溶度1080℃时仅有0.7%,600℃时几乎不溶,从而使Cu和Cr都充分保留各自良好的性能,即:具有较低熔点、高导电率和热导率的Cu组元,有利于提高真空开关的分断能力;Cr组元具有较高的熔点,能促使合金基体晶粒细化,有利于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稳定的强化相,既能保持材料的高导电性,又能提高其开断能力以及力学性能,且不易产生热电子发射。这种材料能够保证真空开关具有良好的耐电压、抗烧损、抗熔焊和低截流等特性。
然而,由于Cu-Cr合金属于难混溶系列的合金,从而采用普通熔炼方法制备的Cu-Cr合金宏观偏析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制备Cu-Cr合金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熔渗法和真空电弧熔炼法。虽然这些方法制备的Cu-Cr系列合金已被用于触头材料,但都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其中粉末冶金法的主要缺点是Cr粒子之间的尺寸和间距过大,材料的组织均匀性较低,氧和氮含量过高,降低了触头电流的分断能力。熔渗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铬粒子相对比较粗大,且铬含量必须达到相当的比例,这严重降低了导电率。而电弧熔炼法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很多工艺参数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完善。总而言之,铜中Cr元素的加入在提高触头部分性能的同时,必然削弱其它性能,即以降低导电能力为代价的。
目前,使用的大功率Cu-Cr触头厚度一般为3-6mm,而真空开关触头的磨损和电蚀主要发生在表面,即真空触头有0.8-1.2mm厚的Cu-Cr层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如果能在纯铜表面制备0.8-1.2mm厚的Cu-Cr合金层用作真空触头材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纯铜与Cu-Cr合金各自的优势性能,而且可使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整体纯铜和Cu-Cr合金的优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纯铜/铜铬合金复合触头材料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在纯铜表面激光熔覆抗磨损、抗电蚀和抗熔焊性及力学强度优异的Cu-Cr合金制作Cu/Cu-Cr复合触头材料的方法,即以纯铜为基础材料,Cu-Cr合金混合粉末为覆层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在氩气保护下,将Cu-Cr合金粉末涂层熔覆在纯铜基材表面上,形成纯铜/Cu-Cr合金复合材料。采用这种方法,可在纯铜表面获得耐磨抗电蚀好的合金层,其心部保持纯铜优良的导电性能,而表面充分展现Cu-Cr合金高的电流分断能力、高的承受电压能力、良好的抗熔焊性能、低的电弧烧损率和低的触头磨损等性能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制造纯铜/铜铬合金复合触头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纯铜基材表面先用砂纸打磨,再用丙酮清洗表面;
第二步、铜铬合金涂层预置:将铜粉与铬粉按重量百分比:Cu 60-85%、Cr15-40%的比例混合均匀,涂层预置采用粘接法,粘结剂与Cu-Cr粉末的体积比为1∶1.6-2,再加丙酮稀释调制成糊状,在纯铜基材表面预置厚度为1.2-1.8mm的Cu-Cr涂层,置于烘箱中,在烘干温度为80-100℃条件下烘干;
第三步、对涂层进行激光熔覆:激光熔覆设备采用5kW多功能CO2横流激光器,激光工艺参数为:激光输出功率1.5-2.5kW,扫描速度6-15mm/s,光斑直径3mm,单道熔覆,多道搭接熔覆的搭接率为30-45%,激光熔覆过程中用氩气保护熔池;
第四步、对纯铜/铜铬合金熔覆层进行整平加工和抛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