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烟香气补偿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8682.2 申请日: 2010-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1828769A 公开(公告)日: 2010-09-15
发明(设计)人: 孙晓刚;沈彦文;范馨雷;洪学晖;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正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4D3/02 分类号: A24D3/02;A24D3/14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张媛德;范严生
地址: 650118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卷烟 香气 补偿 颗粒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辅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卷烟滤嘴中添加的过滤材料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丝和卷烟纸通过燃烧产生烟气,卷烟滤嘴截流烟气,最终形成消费者所吸食的烟气。滤嘴可以成为卷烟烟气品质改良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滤嘴的形式丰富多样有二元复合滤嘴、三元复合滤嘴、空心滤嘴、棒中棒滤嘴、香料线滤嘴和吸附线滤嘴等。在降焦减害的大形势下,各种品牌卷烟难免会出现香气不足或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在这里烟气中的特色化香气及香气浓度的补偿技术成为一个研发热点。

中国专利申请“硅酸岩过滤嘴香烟”,申请号:200420104785.9,公开了一种一根或多根硅酸岩按卷烟滤嘴轴向排列到嘴棒中的过滤嘴香烟,发明中提到该滤嘴可以明显降低卷烟有害性。但是硅酸岩结构蓬松、易碎,目前没有技术和设备能将其按照滤嘴轴向排列到醋酸纤维或丙纤嘴棒中,无法产业化。而且这种硅酸岩颗粒没有具有功能性的烟气补偿功能。本发明在工艺中将松散的硅酸岩强化,使其质地和密度满足于工业化应用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66121.6公开了一种用微波膨胀烟梗造粒后加入到嘴棒中的技术,该技术使用的烟梗颗粒虽然具有一定的烟香,但是其不具有,在一定温度的烟气溶胶流过时,迅速释放香气的作用。其补偿香气的功能性并不理想。

目前在卷烟中实际使用的吸附颗粒主要为活性炭颗粒,其截流小分子能力较强,可以减低卷烟的危害,但其对减低焦油极为有限,并且炭粒会掉到烟条端导致影响卷烟吸味。

而报道的多种降焦添加剂如多孔淀粉、硅酸盐类如(海泡石、膨润土、麦饭石、沸石和一些合成的分子筛材料等等),对焦油和有害成分都有各自的优势,但这些材料均有添加工艺复杂,燃烧后会引入杂气的不足。并且此类报道都没有出现在颗粒表面负载释放香气成分的技术。

因此,如何通过天然材料的提取和复合技术,制作出在烟气流经时能均衡释放香气,并具有嘴棒工业化生产的可用性的复合嘴棒颗粒。是目前卷烟产品极为需要的产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硅酸岩及植物材料和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卷烟香气补偿颗粒的方法。

卷烟香气补偿颗粒的硅酸岩基础材料的制备方法实属卷烟辅料领域,使用膨化硅酸岩及载重剂为原料,通过载重、干燥、造粒、等工艺形成硅酸岩负载颗粒,其具有适度的比重、丰富的多孔性,在嘴棒中添加不会引入杂气和粉尘感的特点,同时使用天然植物材料与硅酸岩基础材料为原料,通过提取、负载、烘焙、造粒等步骤获得卷烟香气补偿颗粒,其具有适度的比重、丰富的多孔性,极易被气溶胶洗脱的表面微观特征,在嘴棒中添加可以引入与烟草和谐的特征香气特点。其制备方法为:

a、选料:选取水分含量≤4%,粒径在20~100目之间的膨化硅酸岩;

b、将载重剂溶于水,添加到硅酸岩上,搅拌均匀,常温常压下存储1~12小时;

c、将步骤b所得硅酸岩烘干,烘干至水分≤4%;

d、将烘干后的硅酸岩过筛,粒径大于20目的硅酸岩颗粒再次造粒,粒级在20~100目以内即得硅酸岩基材;

e、将至少一种的植物材料分别用乙醇、水、丙二醇的混合溶剂回流提取,将提取后的至少一种的植物残渣分别烘干,并分别粉碎成小于80目的细粉,将提至少一种提取液和至少一种残渣细粉混合,制成载香剂;

f、将载香剂加入到步骤d中所得的基材中,混合均匀,放置1至6个小时;

g、将步骤f中得到的混合料,再次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14%,制粒,颗粒过筛,筛取20~100目的颗粒即为合格的卷烟香气补偿颗粒。

步骤a所述的膨化硅酸岩的堆积密度为0.01~0.2g/cm3

步骤b所述的载重剂的加入量为:原料与载重剂的重量份比为1∶1~9。

步骤c所述的烘干为微波烘干。

步骤g所述的烘干为微波烘干。

步骤d所述的硅酸岩基材,比重在0.1~2.5g/cm3之间。

步骤e所述的植物材料为植物提取液和植物纤维,来源于甘草、罗汉果、金银花、银杏叶、枇杷叶、草珊瑚、可可、咖啡、树苔、橡苔、白肋烟、晒黄烟、津巴布韦烟叶、玉溪烟叶、香橙、藿香、小茄香和灯芯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步骤b所述的载重剂为NaCl、柠檬酸钠、柠檬酸钾、苹果酸钠、苹果酸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当载重剂为NaCl、柠檬酸钠、柠檬酸钾、苹果酸钠、苹果酸钾中的二种时,其混合份比为: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正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正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