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黑盘菌素成熟多肽二聚体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905.7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潘春刚;李刚强;刘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37 | 分类号: | C07K14/37;C12N15/31;C12N15/81;C12N1/19;C12P21/02;A61K38/16;A61P31/00;A61P31/04;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王加岭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菌 成熟 多肽 二聚体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假黑盘菌素成熟多肽二聚体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指一类由12~100个氨基酸组成、带有净正电荷、表现两亲性的且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有关抗菌肽的研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已鉴定各种不同宿主来源的抗菌肽约有880种(Brogden K.A.,2005)。抗菌肽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包括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甚至病毒等)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带有抗生素抗性的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急需开发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许多研究者认为,抗菌肽巨大的药用潜力将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之一。因此,近年来有关抗菌肽的各种研究进展都非常迅速,其中包括从抗菌肽的纯化、表征、基因克隆及重组表达到晶体结构的解析、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人们对抗菌肽的了解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2003年,Mygind等人(Mygind P.H.,et al.,2005)首次报道从丝状真菌—假黑盘菌(Pseudoplectania nigrella)中鉴定和纯化出一种defensin家族的抗菌肽—假黑盘菌素(plectasin),并解析了该多肽的三维结构(PDB ID:1ZFU)。假黑盘菌素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它具有哺乳动物抗菌肽defensins家族的特征,但它的二硫键排列方式又不同于任何一种亚家族,而与昆虫来源的一些defensins相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发现假黑盘菌素对多种常见的人类革兰氏阳性病原细菌—包括抗生素敏感型及其耐药菌株都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表1所示),而且其抑菌浓度与杀菌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假黑盘菌素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阳性病原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