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0004.X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坚林;朱顺强;李文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25 | 分类号: | G02B6/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融合 平面 波导 分路 | ||
1.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包括光波导芯片基板(5),光波导芯片基板(5)上设有二氧化硅层,其特征是所述二氧化硅层上设有星型结构的光波导传输线路,所述星型结构的光波导传输线路包括第一局端Y分支(1)、第二局端Y分支(2)、第一用户端Y分支(3)、第二用户端Y分支(4)、连接第一局端Y分支(1)的第一局端Y分支节点(10)与第一用户端Y分支(3)的第一用户端Y分支节点(30)的第一波导光路(13)、连接第一局端Y分支(1)的第一局端Y分支节点(10)与第二用户端Y分支(4)的第二用户端Y分支节点(40)的第二波导光路(14)、连接第二局端Y分支(2)的第二局端Y分支节点(20)与第一用户端Y分支(3)的第一用户端Y分支节点(30)的第三波导光路(23)以及连接第二局端Y分支(2)的第二局端Y分支节点(20)与第二用户端Y分支(4)的第二用户端Y分支节点(40)的第四波导光路(24);光波导芯片基板(5)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上述各Y分支的每路波导支路各自与一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的V型槽(7)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一用户端Y分支(3)的第一路波导支路连接的第一子Y分支(301),第一子Y分支(301)的两路波导支路各自与一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的V型槽(7)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一用户端Y分支(3)的第二路波导支路连接的第二子Y分支(302),第二子Y分支(302)的两路波导支路各自与一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的V型槽(7)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二用户端Y分支(4)的第一路波导支路连接的第三子Y分支(401),第三子Y分支(401)的两路波导支路各自与一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的V型槽(7)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二用户端Y分支(4)的第二路波导支路连接的第四子Y分支(402),第四子Y分支(402)的两路波导支路各自与一设置在硅片基板(6)上的V型槽(7)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用户端Y分支(3)的波导支路上连接一个或多个子Y分支;第二用户端Y分支(4)的波导支路上连接一个或多个子Y分支;硅片基板(6)上位于第一用户端Y分支(3)和第二用户端Y分支(4)一侧的与Y分支或子Y分支对应的V型槽(7)的数量为偶数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所述V型槽(7)内设有光纤束(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其特征是:所述硅片基板(6)置于管壳(9)中,管壳(9)两端设有保护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0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