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0125.4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智;河清;江桥;管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瑞尔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3/10;A61K36/258;A61K36/489;A61K36/8968;A61K36/42;A61K36/27;A61K36/8964;A61K36/89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临床发病情况来看,其中绝大部分为II型糖尿病,其临床症状是血和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超出正常范围。血糖水平主要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胰高血糖素通过一系列反应加快糖原分解。增加体内葡萄糖浓度,相反胰岛素则加快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浓度。在体内,胰高血糖素首先合成前体物,经翻译加工后形成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和GLP-2。其中GLP-1具有促进胰脏中β细胞增殖,刺激胰岛素生成的生理功能。但是GLP-1在体内会迅速被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 I peptidase IV,DPP IV)降解失活,其半衰期不足2分钟。所以在临床治疗II型糖尿病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1992年,科学家从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北部地区的希拉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唾液中分离了天然肽(Exendin-4),exenatide为Exendin-4的人工合成物,其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成分结构:His-Gly-Glu-Gly-Thr-Phe-Thr-Ser-Asp-Leu-Ser-Lys-Gln-Met-Glu-Glu-Glu-Ala-Val-Arg-Leu-Phe-Ile-Glu-Trp-Leu-Lys-Asn-Gly-Gly-Pro-Ser-Ser-Gly-Ala-Pro-Pro-Pro-Ser-NH2),不仅与GLP一1具有相同功能,而且对DPP IV具有很高耐受性,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II型糖尿病新药。艾塞那肽(exenatide)已知的药理作用包括:1.显著增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在血糖水平正常或低血糖时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2.抑制II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分泌,并在高血糖时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但不减弱正常胰高血糖对低血糖的反应。3.抑制就餐后胃肠道动力及分泌功能,延迟胃排空,从而有利于就餐后的血糖控制。4.降低食欲,减少事物摄入。5.刺激β细胞增生或胚胎胰岛素成熟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β细胞的数量。6.恢复II型糖尿病患者丧失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反应,显著增加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就餐后血糖水平。
在一项为期30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733例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治疗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Hb A1c的基线水平在(8.2±1.0%)],首先2次/日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或安慰剂,二甲双胍治疗组仍维持原有剂量,磺酰脲类治疗组则随机分成有效剂量(MAX)和最低推荐剂量(MIN)组。结果显示治疗30周时,患者Hb A1c显著降低,疗效与艾塞那肽有量效关系,且2个剂量给药组患者体重均显著减轻。
目前已有公司将其开发成注射剂型-艾塞那肽(exenatide,商品名Byetta),能够有效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高血糖分泌和减缓胃排空速度,降低食欲,减少事物摄入和减轻体重,可以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尤其用于改善和控制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治疗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药获得FDA批准并已于2005年上市。但目前仅有此一种剂型上市销售,给药方式为为皮下注射。而皮下、肌肉注射造成的医疗事故是护理工作中的多发事故,主要表现形式有:1.由于操作不熟练或病人紧张、不配合等造成的断针。2.器械消毒不彻底、周围环境污染、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等导致的注射部位化脓感染。3.注射操作不当引发的神经麻痹甚至致残致死。且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给药,因此市售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给患者带来持续性痛苦、不便及安全隐患。本项发明制备的与载体结合的艾塞那肽(exenatide)复合物通过载体技术携带艾塞那肽(exenatide)透过鼻腔及胃肠道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避免目前皮下注射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同时,原料中磷酸盐和钙盐为人体骨骼、牙齿主要主成部分,为人体必须物质,极大程度避免了由于载体不能被生物降解或者降解产物具有毒副作用给人体带来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瑞尔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瑞尔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