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0354.6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2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噻虫嗪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两个活性组分的杀虫组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噻虫嗪,英文通用名(thiamethoxam),分子式为C8H10ClN5O3S,化学名称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噻虫嗪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
仲丁威(fenobucarb),分子式为C12H17NO2,化学名称: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仲丁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害虫中毒死亡。对飞虱、叶螨类有特效,杀虫迅速,但残效短,只能维持4-5天。
异丙威(isoprocarb),分子式为C11H15NO2,化学名称:邻异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异丙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残效期较短,对昆虫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致使昆虫麻痹至死亡。
速灭威(metolcarb)分子式:C9H11NO2化学名称:间甲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速灭威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击倒力强,持效期短,一般只有3-4天,对稻飞虱、稻叶蝉和稻蓟马,以及茶小绿叶蝉等有特效。对稻田蚂蟥有良好杀伤作用。
甲萘威(carbaryl),分子式:C12H11NO2化学名称: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甲萘威具广谱性,抑制害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对叶蝉、飞虱及一些不易防治的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红铃虫有较好防效,对六六六、滴滴涕、对硫磷等已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效良好。该药毒杀作用慢,可与一些有机磷农药混用,低温时防效差。
发明内容
噻虫嗪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杀虫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活性组分A选自任意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较为优选的活性成分A为异丙威、速灭威、仲丁威、甲萘威。
活性组分B为噻虫嗪。
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80∶1~50,优选为5~65∶1~30。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丙威与噻虫嗪的重量百分比为10~65∶5~30。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速灭威与噻虫嗪的重量百分比为10~65∶5~30。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仲丁威与噻虫嗪的重量百分比为10~65∶5~30。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甲萘威与噻虫嗪的重量百分比为10~65∶5~30。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丙威与噻虫嗪的最佳活性配比为1∶1~20∶1。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速灭威与噻虫嗪的最佳活性配比为1∶1~20∶1。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仲丁威与噻虫嗪的最佳活性配比为1∶1~20∶1。
所述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甲萘威与噻虫嗪的最佳活性配比为1∶1~24∶1。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害虫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1~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9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