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及用该装置回收介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0497.7 | 申请日: | 201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付长智;付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长智 |
主分类号: | C21D1/56 | 分类号: | C21D1/56;C02F1/5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500 河北省滦南县宋***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锹 热处理 介质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回收热处理介质的装置和应用这种装置进行清洗回收热处理介质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及用该装置回收介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热处理的介质有水、油、盐等,当被处理的工件表面需要进行油漆、塑粉等涂料涂装时,需要对工件表面残留的热处理介质清洗。其中,含有盐类介质的热处理废水中大部分含有亚硝酸根,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在清理盐类介质时,为了保证工件表面的质量,常采用流动水喷洗工艺,在洗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种处理污水的方法成本高,给中小企业造成严重的负担。经检索目前在铁锹制造业,对热处理介质回收还没有成熟的工艺,有报道介绍一铁锹厂对介质回收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洗涤尾水汇集到露天晾晒池中晾晒,待水分蒸发至结晶状态后再添加到介质槽中重复利用。这种回收方法的不足之处是:
①洗涤尾水运输途中的洒落造成污染;
②晾晒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阴雨、雪天不能正常晾晒,特别是暴雨发生时容易造成晾晒池药业溢出进而产生第二次环境污染;
③需要设专人负责运输、晾晒、测量浓度等,回收成本较高。
为此研究开发铁锹制造业热处理回收介质的装置及回收方法,用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呼声呼之欲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的不足,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二是提供一种应用这种装置利用铁锹生产过程使用的加热炉的余热进行热处理介质回收的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实现了闭路循环,工业废水零排放。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包括工件洗涤装置中的输送链和喷淋装置,还包括盐浴槽,溶洗室、浸泡稀释槽、清水喷淋室和三级降温水池,
a.所述盐浴槽是装有硝酸盐的热处理等温淬火槽,所述溶洗室、浸泡稀释槽、清水喷淋室三者呈倒“品”字形设置,清水喷淋室与浸泡稀释槽相通,所述的溶洗室的底部、浸泡稀释槽靠近溶洗室一侧的上部依次设有洗涤尾水出水孔、清洗尾水出水孔,所述洗涤尾水出水孔与洗涤尾水回收管连接,清洗尾水出水孔与清洗尾水回收管连接,洗涤尾水回收管、清洗尾水回水管分别与一级回收水池相通,所述喷淋装置置于输送链的上方,该输送链位于盐浴槽、溶洗室、浸泡稀释槽、清水喷淋室的上部;
b.所述三级降温水池由一级回收水池、二级回收水池和三级回收水池组成,设在地面以下,其中一级回收水池与二级回收水池相通,二级回收水池与三级回收水池相通,三级回收水池中设有浮箱,浮箱内安装有抽水机,该抽水机用管路与铁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热炉门连通。
一种用铁锹热处理介质回收装置回收介质的方法,所述的热处理介质是硝酸盐,其回收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盐浴:将工件吊装在输送链上,首先进入装有硝酸盐的盐浴槽内,用硝酸盐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等温淬火;
b.第一级水洗:将加热炉门中升温后的水用送水管引至热水喷淋装置对热处理等温淬火处理后的工件在溶洗室进行第一级溶化清洗,该热水喷淋装置置于溶洗室的上方,溶洗后的洗涤尾水从溶洗室底部的出水孔流入一级回收水池自然降温;
c.第二级水洗:经溶洗室溶洗后的工件进入浸泡稀释槽浸泡稀释,浸泡稀释后通过自动输送链将工件输送至清水喷淋室;
d.第三级洗涤:在清水喷淋室内用微量的清水用清水喷头以雾状的形式对工件进行淋洗,喷淋尾水的流向逆工件运行方向返流至浸泡稀释槽,由浸泡稀释槽的尾水出水口至一级回收水池自燃降温;
e.清洗尾水进入一级回收水池自然降温后,由一级回收水池底部的通孔缓慢流入二级回收水池,继续自然降温后,经二级回收水池底部的通孔缓慢流入三级回收水池,使清洗尾水浓度逐步降低,当清洗尾水浓度达到相对饱和时,随着温度的自然降低,回收水池中就会有结晶物析出,结晶物晾干后再行利用,三级回收池的水用抽水机抽出至加热炉门升温后即成了不饱和液,再次具备了溶洗能力,由送水管送至溶洗室对工件进行喷淋溶洗,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长智,未经付长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碳纤维织物的捆绑工艺
- 下一篇:气吸式接穗夹持插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