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多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1057.3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韦藤幼;童张法;陈晓光;翁艳英;彭梦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减压 内部 沸腾 提取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特别是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醛糖或者酮糖通过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由二十多到上万个单糖分子组成,以游离状态或结合方式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与多糖共存的物料中还存在单糖、氨基酸等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及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多糖的提取大多先采用乙醇回流预处理以分离出小分子杂质,然后采用热水作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并采取醇沉操作对多糖进行粗分离。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20591】公开的一种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先用乙醇于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预处理,除去色素、单糖等杂质,然后再用微波或超声波并结合复合酶法酶解,将木耳中的多糖物质充分溶解出来。有如《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48-351页)发表的灵芝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用10倍量乙醇,70℃水浴回流30min作预处理,过滤,滤渣加入15倍量水超声时间20分钟,再在80℃下水提取2小时。这些提取方法在原料的预处理时溶剂消耗多、物料的形态变化大,影响后续的多糖溶出;在热水提取时,提取温度高时间长,淀粉及蛋白质等杂质溶出多,淀粉糊化会导致过滤困难及收率下降。
《广西科学》(2006年第1期第43-45页)提出植物有效成分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方法,并用于金银花的绿原酸的提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没有报道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法对生物大分子多糖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溶剂消耗少、时间短及收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先以低浓度乙醇为溶剂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分离出小分子成分,然后再以水为溶剂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多糖,把多糖从被提植物中提取出来。
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及条件如下:
1、用被提物料质量0.5~2倍、质量浓度为45~75%的乙醇水溶液润湿被提物料粉末,然后加入用量为被提物料质量6~12倍、温度为35~60℃、质量浓度为5~20%的乙醇水溶液,并把压力减到0.02~0.03MPa,提取1~4分钟,卸去压力后过滤,得到预处理好湿滤饼;
2、往湿滤饼加入用量为被提物料质量8~20倍、温度为50~70℃的热水,并把压力减到0.025~0.04MPa,提取3~10分钟,卸去压力后过滤,得到多糖滤液;
3、把多糖滤液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5~1/15,然后加入体积为浓缩液体积2~3倍、质量浓度为95%乙醇,静置2~10小时,过滤,湿滤饼干燥得到多糖产品。
本发明的原理是,第一次采用低浓度乙醇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时,由于提取的温度低及时间短,物料的溶胀很小,不会影响后续提取多糖大分子的扩散,多糖由于乙醇的存在溶解度小也损失不多;第二次采用水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时,由于第一次提取物料内部已残留的有一定浓度的乙醇,所以无需再用乙醇解吸,而且采用的提取温度在淀粉糊化温度以下,物料的形态同样变化不大有利于多糖的扩散,提取液杂质少,过滤容易。
本发明与已有的多糖提取及分离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由于预处理时,乙醇浓度低,乙醇的用量减少1~4倍以上。
(2)提取过程速度快4~10倍,整过提取分离过程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3)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提高10~50%和10~4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三七多糖提取
用被提物料质量0.8倍、质量浓度为55%的乙醇水溶液润湿三七粉末,然后加入用量为被提物料质量8倍、温度为45℃的5%的乙醇水溶液,并把压力减到0.026MPa,预处理提取2分钟,卸去压力后过滤,得到预处理好湿三七粉;往湿三七粉加入用量为三七质量15倍、温度为60℃的热水,并把压力减到0.028MPa,提取8分钟,卸去压力后过滤,得到多糖滤液;多糖滤液浓缩至原液的1/10,然后加入体积为浓缩液体积2.5倍、质量浓度为95%乙醇,放置5小时,过滤,湿滤饼干燥得到三七多糖。与传统的乙醇提取预处理相比,乙醇用量减少3倍;多糖的提取过程时间减少15倍,多糖得率和纯度分别提高40%和15%。
实施例二:香菇多糖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