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驾驶室快速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1251.1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赵文礼;樊志华;胡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室 快速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驾驶室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汽车驾驶室在高温下汽车发动机起动前就能够迅速降温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夏日,汽车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造成驾驶内的温度很高,影响乘坐舒适性。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降温产品和降温方法,如汽车自带空调、汽车贴膜、汽车降温喷剂等。
汽车自带空调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等主要部件组成,它的原理是空调吸收驾驶室内的气体,并经压缩机作用通过管路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散热降温,冷却的气体排入到驾驶室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汽车自带空调是目前最主要的降温措施。当驾驶员进入到驾驶室后想利用空调进行降温时,必须先起动发动机,然后再打开空调,但是,在驾驶室内的温度降到舒适的温度时还需要一段时间,驾驶员不得不在车内忍受车内高温。此外,由于车内温度过高,而汽车自带空调的功率有限,降温速度很慢,对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还会造成空调系统的热负荷大,燃油经济性差。
汽车车窗隔热贴膜是一种隔热材料,它是由多层特殊聚脂膜复合层压制成的,并在膜层中用磁控溅射等方法镀上一层纳米级的高反射率金属氧化物涂层,所以具很高的透光度,又有极高的隔断太阳红外辐射和紫外线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太阳照射引起的驾驶室内温度过高。汽车贴膜存在如下问题:多层溅射金属膜易产生轻度氧化;普通金属涂层膜见光透过率较多层溅射金属膜稍差,而且易出现重影或者水纹状;染色膜透视差、无光泽、防爆差,日晒时间过长,隔热性能会趋渐失效;普通膜透光性差,隔热防爆性能差,无弹性等缺点。此外,汽车贴膜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太阳通过车窗玻璃传递到车厢内的热量,无法隔离太阳通过车厢顶部传递到车厢内的热量,因此,长时间的太阳照射仍然会使车厢内的温度过高。
汽车降温喷剂主要通过其中含有的干冰实现快速降温,适用于汽车开空调前炙热的车内空气、座垫、靠背方向盘等的降温。汽车降温喷剂需要人工在车内到处喷洒,操作繁琐,并且一些喷剂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快速制冷系统,在驾驶员未进入车内时,无需启动发动机便可开动汽车空调,只需通过操作遥控钥匙,在遥控打开车门锁的同时启动制冷系统,从而能够在瞬间使车内的温度下降,使司乘人员坐入车内就可以顿感凉爽。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汽车驾驶室快速制冷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空气压缩机(2)、安全阀(3)、油气分离器(4)、高压储气罐(5)、蒸发器(6)、除湿器(7)、冷气供给电磁阀(8)、喷嘴(9)、汽车自带空调(10)、空气压缩系统电路、制冷系统电路、冷气供给系统电路,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空气压缩机(2)、安全阀(3)、油气分离器(4)、高压储气罐(5)、除湿器(7)、冷气供给电磁阀(8)、喷嘴(9)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蒸发器(6)安装于高压储气罐(5)内,蒸发器(6)与汽车自带空调(10)通过管道连通;多个喷嘴(9)安装于车厢内不同位置;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电路与空气压缩机(2)相联,并控制空气压缩机(2)运转;所述的制冷系统电路与汽车自带空调(10)相联,控制汽车自带空调(10)的部分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6);所述的冷气供给系统电路与电磁阀(8)相联,控制冷气供给电磁阀(8)的通断。
优选的,空气压缩系统电路包括蓄电池(31)、总熔丝(32)、熔丝(33)、环境温度开关(34)、压力开关(35)、空气压缩电机(36),蓄电池(31)的负极接地,正极接总熔丝(32),总熔丝(32)的另一端依次串接熔丝(33)、环境温度开关(34)、压力开关(35)、空气压缩电机(36)。
优选的,制冷系统电路包括蓄电池(31)、总熔丝(32)、熔丝(33)、环境温度开关(34)、储气罐温度开关(25)、制冷剂供给电磁阀(26)、二极管(27)和电容(28),所述蓄电池(31)的负极接地,正极接总熔丝(32),总熔丝(32)的另一端依次串接熔丝(33)、环境温度开关(34),环境温度开关(34)的另一端联接储气罐温度开关(25),储气罐温度开关(25)的另一端分三路联接制冷剂供给电磁阀(26)、二极管(27)、电容(28),制冷剂供给电磁阀(26)、二极管(27)、电容(28)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