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1833.X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都祥元;苏国跃;李惠娟;孔凡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B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13 不锈钢 冶炼 工艺 | ||
1.一种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采用感应炉冶炼+电渣重熔的方法冶炼获得,其中:
感应炉冶炼工艺:
熔化期:采用感应冶炼炉冶炼,炉料为:85.25~86.85%装炉容量纯度≥98%的纯铁,12~13%装炉容量纯度≥99%的金属Cr以及0.4~0.50%装炉容量纯度≥99.9%的电解镍;使用满功率的1/4~1/2送电加热30~60分钟,当出现初熔钢水后,炉料全红时,使用满功率的2/3~1熔化直至全部炉料熔化;
精炼期:升温至1550℃±10℃,保温15±5分钟;
合金化期:当精炼期结束后,停电使钢液温度降至表面结膜;然后送电将结膜熔化,再按照加料顺序将0.50~0.75%装炉容量纯度≥97%的金属Mn,0.25~0.5%装炉容量纯度≥99%的金属Si加入钢液中;
电渣重熔工艺:
冶炼前准备:
电极:采用浇注电极棒或锻造而成电渣重熔电极棒,电极尺寸为3支*100mm钢锭,水冷铜结晶器:结晶器直径为500mm;
渣系:三元渣CaF2∶Al2O3∶MgO2=30%∶65%∶5%,使用前600℃烘烤4小时;
底板:铜板或铁板;底垫:1Cr13片;引弧剂:固体导电引弧,引弧剂成分:CaF2∶TiO2=50%∶50%;
电渣重熔工艺参数:
渣量A∶A=1/4πD2·h·γ,D为结晶器直径,渣池深度h为结晶器直径的1/3~1/2,渣的密度γ在2400~2500Kg/m3;
工作电流I:I=S·J,S为自耗电极的横断面积,单位mm2,J为电流密度,单位A/mm2,J=56/d电极-0.05,d电极为电极直径,单位cm;
冶炼电压U:U=0.5d电极+B,B为27~37V;
其中%均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8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