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穗石柯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2952.7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新;顾书华;蒋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善美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G01N30/02;G01N30/90;A61P1/12;A61P11/14;A61P17/00;A61P17/04;A61P9/12;A61P3/10;A61P1/14;A61P13/12;A61P29/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穗石柯叶 药材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多穗石柯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穗石柯叶药材中根皮苷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1-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300nm,柱温10-60℃。
2.权利要求1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290nm,柱温20-40℃。
3.权利要求1-2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穗石柯叶药材中根皮苷含量不得低于2.0%。
4.多穗石柯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别,以多穗石柯叶药材粉末制成的溶液为供试品,以根皮苷溶液为对照品溶液,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混合溶剂于5~15℃放置0.1-50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以0.1-70%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在50-2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5.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穗石柯叶药材粉末制成的溶液为供试品,以根皮苷溶液为对照品溶液,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为3∶1∶1配比在5~15℃放置0.5-20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以0.5-50%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在80-15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6.权利要求4-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供试品是由多穗石柯叶药材粉末0.2-5g,加乙醇20-50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20ml制成。
7.权利要求4-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品溶液由根皮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20mg根皮苷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8.多穗石柯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穗石柯叶药材的性状鉴别控制质量,其中多穗石柯叶药材完整叶长7-20cm,宽2-8cm,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叶脉在背面突出,先端急尖或渐尖,叶绿色,上面色深,下面色淡,基部契形,全缘,无毛,叶柄长1-2.5cm,基部增粗,常呈暗褐色,质脆,气微,味甜。
9.多穗石柯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穗石柯叶药材的显微鉴别控制质量,其中多穗石柯叶药材粉末灰绿色或灰棕色,叶的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壁薄,非腺毛单细胞,直径3-9μm,长22-50μm。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纤维多已折断,成束或单根散在,直径7-17μm,螺纹或网纹导管。可见栅栏组织碎片和棕色块状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10.多穗石柯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穗石柯叶药材中水分不得超过8.0%,总灰分不得超过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3%,浸出物不得低于18.0%。
11.权利要求1-10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穗石柯叶药材为壳斗科Fagaceae,栎(石柯)属Lithoearpus常绿植物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Chun的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善美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善美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9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集的τ分子的配体
- 下一篇:Notch通路关键分子的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