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兆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3567.4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谈永杰;颜汉铭;汤国良;施建新;盛涛;谈晓明;张童;马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迪邦三星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兆瓦 级风电 增速 轴承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兆瓦级风电增速箱的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一种通用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其作用是固定轴引导轴的旋转,承受来自径向和轴向的负荷。由于此轴承都为薄壁工件,粗车、去应力退火、精车的张夹力使套圈形位精度明显下降,并且内应力增加,热处理后由于应力释放,稳定性很难保证,一般都采用增加留量的方法,但增加留量又会使磨削应力增加,从而造成产品的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冲击性、高抗疲劳强度、长寿命、高稳定性的兆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兆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的加工工艺,包括套圈的加工、滚动体的加工和保持架的加工及装配,所述套圈的加工包括选材、锻打、正火、球化退火、粗车、去应力退火、精车、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回火、磨加工、精研倒角、防锈磷化、去应力回火、精磨、探伤、装配;
所述滚动体的加工包括棒料、切断、车加工、软磨、热处理粗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
所述保持架的加工包括熔炼、离心浇铸、车内外径、端面、精车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串光、终检、防锈磷化、合套装配。
所述装配过程包括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库。
其中:
所述正火工艺是:在930°~940°的环境中保温50分钟,喷雾冷却。
所述去应力退火工艺是:在550°~560°的环境中保温5小时后空冷。
所述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是:865°淬火,在230°~240°之间等温5小时。
所述防锈磷化工艺是:去油酸洗、除锈、清洗、在磷酸防锈剂和65°~70°的环境中保持15分钟化学反应、清洗、防锈形成0.01mm左右保护膜。
为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精度,对所述套圈采用端面压紧的方式加工。
通过本发明增加了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并且所得到的产品具有高耐冲击性,高抗疲劳强度,长寿命、高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增加轴承加工时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精度,并且得到具有高耐冲击性,高抗疲劳强度,长寿命、高稳定性的产品,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加工工艺:
一种兆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的加工工艺包括套圈的加工、滚动体的加工和保持架的加工及装配,所述套圈的加工包括选材、锻打、正火、球化退火、粗车、去应力退火、精车、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回火、磨加工、精研倒角、防锈磷化、去应力回火、精磨、探伤、装配;所述正火工艺是:在930°~940°的环境中保温50分钟,喷雾冷却。正火的目的是减少套圈中的网状碳化物组织,使组织更均匀、细化,提高轴承的耐冲击性和疲劳强度。所述去应力退火工艺是:在550°~560°的环境中保温5小时后空冷。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减少粗车时的装夹应力和车削应力,从而减少淬、回火后的变形力,达到减少套圈的淬、回火后内应力的效果,从而提高耐冲击性和稳定性。所述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是:865°淬火,在230°~240°之间等温5小时。下贝氏等温淬火的组织主要是下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体,采用此工艺轴承表面产生的是压应力,而普通的马氏体淬火表面是拉压力,由于产生的是压应力,当轴承在受冲击载荷时不易产生轻微的裂纹,即使有裂纹时也不会延伸,另外,下贝氏体组织的韧性比较好,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冲击性能和抗疲劳强度。
所述滚动体的加工包括棒料、切断、车加工、软磨、热处理粗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所述保持架的加工包括熔炼、离心浇铸、车内外径、端面、精车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串光、终检、防锈磷化、合套装配。
防锈磷化是根据风电轴承在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容易生锈,从而产生裂源而专门设置的一道非配合面和运动面的处理方法,从而增加轴承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稳定性,本发明中所述防锈磷化工艺是:去油酸洗、除锈、清洗、在磷酸防锈剂和65°~70°的环境中保持15分钟化学反应、清洗、防锈形成0.01mm左右保护膜。
而由于兆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大而薄的特点,在磨加工精磨过程中必须反复修磨,外圆磨削4遍滚道要磨3遍,逐渐消除磨削应力,提高产品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轴承的保持架和滚动体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凸度,更符合材料力学原理,使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不易出现两端早期疲劳现象。
所述装配过程包括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本发明解决了原加工工艺所造成的轴承稳定性差、精度低等问题,而且提高了轴承的耐冲击性、抗疲劳强度,增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广泛地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迪邦三星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迪邦三星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