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54257.4 申请日: 2010-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1781203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69/145 分类号: C07C69/145;C07C67/08;C07C67/60
代理公司: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翁坚刚
地址: 213025 江苏省常***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11 十四 碳二烯 乙酸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昆虫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方法,特别涉及斜纹夜蛾的雌蛾性信息素主要组分(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为杂食性昆虫,食量大,其寄主植物科可达99科290种以上,主要是蔬菜类植物,在中国长江流域年发生5~6代。成虫生殖力强,繁殖迅速;幼虫常成群迁徙危害农作物,栖息地隐蔽;且对常用化学农药已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剂防治工作十分困难,是中国目前主要农业害虫之一。

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在自然界中,斜纹夜蛾雌成虫在性成熟后,会释放性信息素化合物至空气中,并随气流扩散,性信息素刺激雄蛾性冲动并引诱雄蛾向释放源定向飞行,与释放信号的雌成虫交配以繁衍后代。斜纹夜蛾雌雄虫通过性信息素的交配联络是专一的,且高效率的。

Tamaki等(1973,1976)首先鉴定出斜纹夜蛾处女雌蛾腹末粗提物内的4个成分:(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简称Z9,E11-14Ac), (顺9,反12)-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简称Z9,E12-14Ac), (顺9)-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简称Z9-14Ac)和 (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简称E11-14Ac);而中国种群的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均具有这4中组分,其比例为100:27:20:27(昆虫学报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 June 2002,45 (3):404-407),因此(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即Z9,E11-14Ac是中国国内种群雌蛾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其结构式为: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来大量诱捕斜纹夜蛾雄虫,或干扰其交配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其对农作物危害的目的,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主要组分Z9,E11-14Ac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顺反共扼双键,但通常反反共扼双键E9,,E11-14Ac更稳定。因此,如何高度选择性地构建顺反共扼双键,或最大限度地去除反反共扼双键,成为合成Z9,E11-14Ac和具有类似结构的昆虫性信息素的关键和难点。现有文献中报道了化学合成Z9,E11-14Ac的许多方法。早期报道的合成方法,通常生成顺反和反反共扼双键的混合物,区域选择性差。后来,研究者们发现了新催化剂和有机金属试剂,明显提高了区域选择性。例如,Rossi 等人(Tetrahedron, 1981, Vol. 37, p. 2617-2623) 利用金属钯催化下有机硅试剂与炔溴偶联,再选择性还原炔健。Cuvigny等人(Tetrahedron Letters, 1983, Vol. 24, p. 4319-4322)在格氏试剂作用和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下,将烯丙基苯砜与醛偶联,选择性的得到了顺反共扼双键。Bjorkling等人(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87, Vol. 52, p. 292-294)则通过有机硼试剂与烯溴的催化偶联得到了Z9,E11-14Ac。但是,这些合成方法都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例如无水无氧反应、-70℃以下的低温或150℃以上的高温,使用昂贵的催化剂和有机金属试剂,且步骤较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继而影响通过性信息素来大量诱捕斜纹夜蛾雄虫在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试剂易得的(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将溴代ω-羟基壬烷基三苯基膦盐与(E)-2-戊烯醛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得到9,11-十四碳二烯-1-醇的顺反异构体和反反异构体混合物,混合物中的9,11-十四碳二烯-1-醇的反反异构体与强亲二烯体试剂发生双烯加成反应成为(反9,反11)-十四碳二烯-1-醇的双烯加成物后再被去除,所得的(顺9,反11)-十四碳二烯-1-醇被酯化后即为最终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