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连接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4346.9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奥野佳则;近藤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L41/12 | 分类号: | F16L41/12;F02M5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连接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连接器的方法,该连接器用作流体管道的连接部分。
背景技术
欧洲专利No.1394402A2描述了在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作喷射器和低压燃料管道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连接器。连接器设置有圆柱形插孔,并且设在喷射器的低压燃料出口处的圆柱形连接件插入连接器的插孔。而且,设在连接器中的圆柱形插入部分插入低压燃料管道的端部,因此喷射器和低压燃料管道通过使用连接器而连接起来。
在欧洲专利No.1394402A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中,必须液密地密封连接器限定插孔的内周表面和喷射器的插入元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O形环可安装到喷射器的连接件的外周表面上,并且然后连接件可连同O形环一起插入连接器的插孔。在此情况下,在连接件组装至连接器之前,O形环暴露至外面,并且因而在执行连接器和喷射器的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操作时O形环易于损坏。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O形环可附接至连接器限定插孔的内周表面。在此情况下,用于布置O形环的环形凹陷部分设置在连接器限定插孔的内周表面中,以防止O形环脱离。因为用于接收O形环的环形凹陷部分在连接器中设置为从插孔的周边表面至径向外侧地凹陷,难以一体地成形连接器。
设置在连接器的插孔中的环形凹陷部分在成形中变为底切形状,并且因而成形的连接器难以从成形模移除。
另一方面,如果连接器通过分为多个零件而成形,则必须组装这些零件,从而增加组装步骤且增大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其能容易地一体形成具有用于布置O形环的凹陷部分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一种制造连接器的方法中,该连接器包括将连接至流体在其中流动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将连接至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管道元件的第二连接部分,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用树脂一体地成形,通过使用具有用于成形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的外形的成形部的第一成形模、插入第一成形模的成形部以成形连接件插入其中的圆柱形插孔的圆柱形第二成形模、以及连同第二成形模在第二成形模插入芯部的状态下一起插入成形部的环形芯部。然后,在一体成形之后,第一和第二成形模彼此分离以便从第一和第二成形模中将成形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连同芯部一起移除。此后,第一连接部分中的芯部通过使用溶剂来溶解,以形成用于布置O形环的环形凹陷部分。这里,凹陷部分在第一连接部分中从插孔的周边表面至径向外侧凹陷。因此,用于布置O形环的凹陷部分能容易地在连接器中一体地形成。
例如,溶剂可以是强酸液体。在此情况下,芯部能由铝或铁材料制成。可选地,溶剂可以是强碱液体。在此情况下,芯部能由铝材料制成。
而且,第二成形模可包括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在轴向上的位置处插入芯部的孔部分中的圆柱形部分。在此情况下,芯部能在成形之前连同第二成形模的圆柱形部分一起容易地插入第一成形模的成形部。
另外,第一成形模用于成形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的外形的成形部可包括在形成第二连接部分的位置处彼此间在轴向上可分开的第一成形部和第二成形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燃料喷射装置中的喷射器的示意性横截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喷射器的连接件和低压燃料管道之间的连接结构的顶视图,并且图3B是图3A所示连接结构的横截视图;
图4是示出图3A和3B所示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A是示出图3A和3B所示连接结构的释放状态的横截视图,并且图5B是示出图3A和3B所示连接结构的锁定状态的横截视图;并且
图6是示出用于成形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成形模的示意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6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中通常用于柴油机的蓄压器型燃料喷射装置10的示意图。燃料喷射装置10构造为将存储于燃料箱11中的燃料(流体)喷射入内燃机的各个气缸。至于燃料,可以使用柴油或生物燃料等。生物燃料可包括由植物性材料等制成的酒精燃料。燃料箱11中的燃料由燃料供应泵12供应至共轨13。燃料过滤器14定位于燃料箱11和燃料供应泵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