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熔窑全氧煤气气化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5154.X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平;赵恩录;张文玲;黄俏;陈福;李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熔窑全氧 煤气 气化 方法 设备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燃料气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玻璃熔窑全氧煤气气化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
煤炭大部分直接燃烧,将煤变成油的技术在我国还在研制之中,工业上将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气化,是一种常见方式。根据气化剂不同,可产生不同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利用煤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所生成的可燃气体,称为空气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利用煤中的碳与水蒸气进行反应所生成的可燃气体,称为水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时,由于碳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不断地放出热量,致使发生炉内氧化层温度很高,当发生炉中燃料层温度过高时,燃料中的灰分软化形成熔融的炉渣,而使发生炉正常气化过程破坏,以致发生炉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煤气质量也变坏。另外空气煤气的热值较低,限制了其在玻璃窑炉上应用。以水蒸气为气化剂时,由于碳与水蒸气进行反应是吸热反应,致使发生炉内燃料层温度降低,当发生炉中燃料层温度过低时,反应中断。空气煤气和水煤气都有着一定缺点,用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可以克服空气反应温度过高和水蒸气使反应温度过低两种极端,这种煤气为混合煤气,也叫发生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反应原理是:煤气炉分为五层,自下而上分别是灰层、氧化层、还原层、干燥层、空层。气化剂(空气和水蒸气)首先进入炉栅上的灰渣层,因为灰渣温度较高,气化剂被加热到一定温度,被预热的气化剂继续上升,进入氧化层,氧化层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化层生成CO2以及水蒸气等气体继续上升,遇到炽热的碳,CO2被还原成CO,水蒸气被还原成H2,以上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称为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然后进入干燥层干燥,通过空层由煤气出口引出。
发生炉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空气中80%不可燃的氮气带入煤气中,一般发生炉煤气中不可燃成分占40.0%,热值为5000-6000KJ/NM3,煤气中不可燃成分,不仅不发热,并且吸收大量热,造成的能源的浪费,还降低了热点温度。导致了熔窑产量低、热效率低、玻璃品质也上不去。限制了煤气在大型浮法玻璃窑炉上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发生炉煤气以上缺点,解决玻璃工业能源的矛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玻璃熔窑全氧煤气气化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基本原理是:
以全氧煤气经过全氧燃烧后高温烟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90%,温度1600℃)和全氧气体(氧气浓度大于90%)为气化剂与煤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称为全氧煤气。
其反应如下:
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2C+0.11N2+O2=2CO+0.11N2+246388千焦-----(1)
高温二氧化碳与碳与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吸收热量。
C+0.11N2+CO2=2CO+0.11N2-162375千焦------(2)
(2)式在1200℃时,CO占99.9%,反应完全。每摩尔高温烟气从1600℃到1200℃提供的热量为:20764千焦
假设(1)式放出热量和高温烟气的余热全部被(2)式反应吸收,得到式(3)
2.575C+0.15N2+O2+0.575CO2=3.15CO+0.15N2-----(3)
理想全氧煤气的组成为:
CO=3.15÷3.3=95.4%
N2=0.15÷3.3=4.6%
上式回收烟气量为总烟气量的18.3%,实际使用中可以远远大于这个比例,可以回收全部烟气作为气化剂,这样即可以得到更多的烟气中余热,也有利于煤中的碳反应完全。
理想状况下全氧煤气热值为:12084KJ/Nm3。
图1为本发明专利玻璃熔窑全氧煤气设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灰渣出口1、高温烟气进口2、氧气与煤粉喷枪3、气化炉4、全氧煤气出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5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除尘器的积料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