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小区覆盖半径及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5524.X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秦子阔;张立恒;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小区 覆盖 半径 关系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和装置及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是一个扁平化的网络。图1是LTE网络的结构图,参见图1,LTE网络由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TRAN)基站eNB(EvolvedNode Base)和演进分组交换中心EPC(Evolved Packet Core)组成。E-UTRAN包括和EPC通过S1接口相连的eNB的集合,eNB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每个eNB包括一个以上的小区。
终端(UE)的移动性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它主要靠UE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和连接模式下的切换来实现,而这两个重要的功能都需要网络预先确定各个小区的覆盖半径,并进而确定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之后网络才能向UE提供用以完成UE移动的邻区关系。
现有的确定小区覆盖半径和邻区关系的方法是:在基站部署后,由工作人员使用路测工具到实地测量出各个小区的覆盖半径;然后靠操作维护人员根据测量出的各个小区的覆盖半径人为设定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并手动在网络侧的操作管理维护(OAM)中配置出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之后,由基站将OAM中的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告知UE,UE利用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则可以实现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和连接模式下的切换,从而实现了UE的移动。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的确定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和确定各小区的邻区关系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人为实现,如必须由工作人员使用路测工具到实地测量出各个小区的覆盖半径,必须由工作人员根据小区的覆盖半径人为确定出各个小区的邻区关系,必须由工作人员将邻区关系配置在系统中等,这样,则大大增加了人员工作量,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和自动化性能,并且,人为实现容易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以及测量工具的老化等原因造成小区覆盖半径测量结果不准确,以及人员设定的邻区关系不准确,从而无法满足系统要求,大大降低了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确定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和装置,以便于采用自动化方式准确确定小区的覆盖半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以便于采用自动化方式准确确定各小区的邻区关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确定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设置UE增加位置测量功能,该方法还包括:
UE测量当前所在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上报给基站;
基站根据预先设置的UE当前所在小区的中心位置以及UE上报的RSRP和地理位置信息,确定UE当前所在小区的覆盖半径。
在所述UE测量RSRP和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在36.331协议消息中新增位置测量指示,基站将该36.331协议消息发送给UE;
UE根据36.331协议消息中包含的位置测量指示,执行所述的测量当前所在小区的RSRP和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步骤,并周期性或者检测到触发事件后,执行将RSRP和地理位置信息上报给基站。
所述确定UE当前所在小区的覆盖半径的步骤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UE上报的所在小区的RSRP和地理位置信息后,根据预先设置的该小区的中心位置和UE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当前UE与该小区中心的距离ri,并针对该小区记录当前接收到的RSRP与ri的对应关系,作为该小区一个测量点的数据;
基站针对该同一个小区记录的测量点的个数达到预先设定的个数n时,n为大于1的自然数,从该n个测量点的数据中选择出RSRP的值在预设范围内的m个测量点,该小区的覆盖半径R为:其中ri为第i个测量点中记录的UE与小区中心的距离。
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小区的覆盖半径;
在基站得到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后,根据各小区的覆盖半径确定各小区之间的邻区关系。
所述根据各小区的覆盖半径确定各小区之间的邻区关系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5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