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084.X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管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F16L55/165;F16L5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衬 翻转 贴合 地下管道 开挖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整体修复技术的改良发明,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对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损坏进行整体修复时,采用地面大开挖修理对交通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工期长,施工噪音大,工程垃圾多,对周边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
为此,如图1所示,新兴技术采用非地面开挖技术,即内衬管翻转法对地下管道进行修复。
为对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损坏进行非开挖整体修复时,如图1所示,是把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制作成一根和管段同样长度的修复用管内衬材料,通过水压和空气压力把该材料采用翻转或者拖拉的方式,使之进入到地下管道内部。通过该材料内部流体压力的压迫作用,加压鼓胀上述的修复用内衬材料,以让该材料紧压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在此状态下,通过事先设置在该内衬材料内部的热水送水管道,通过循环加热管道内部的水使之升温,加热上述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使上述硬化性树脂硬化以后,即可在地下管道内实施整体的内衬修复。
但是,硬化性树脂在通常的加热硬化的化学反应时会发生硬化收缩现象,虽然非常微小,但会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和原来旧管道之间发生间隙,在旧管道有破损或渗漏时,特别是管内衬材料形成在旧管道内侧后的旧管道管口处,会在旧管道和新的内衬管管口的缝隙内形成地下水水路,地下管道会发生问题。
另外,以往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在旧管道内侧形成内衬管道时,其管口未加处理,管口部分不能和检查井井壁连成一体无法防渗漏,而且,如果在施工时地下管道的损坏部位有地下水发生时,浸渍在材料内的热硬化性树脂和地下水混合,会加大发生内衬材料的一部分硬化不良的现象。
如上所述,由于修复用内衬材料中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在硬化时会发生硬化收缩,因此,需要解决由于硬化收缩所形成的缝隙,以及缝隙内形成的地下水水路的问题。由于以往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在旧管道内侧形成内衬管道时,其管口未加处理,管口部分不能和检查井井壁连成一体无法防渗漏。而且,如果在施工时地下管道的损坏部位有地下水渗漏现象发生时,浸渍在材料内的热硬化性树脂和地下水混合,会加大发生内衬材料的一部分硬化不良的现象。因此,需要在灌浸热硬化性树脂形成的树脂软管翻转进入旧管之前,管道内先送入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然后,将树脂软管和加热用温水输送管翻转插入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所述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通过对形成在旧管道内的内衬新管管口位于检查井井壁伸出处进行切割处理,可以达到防渗漏,保护管口、防止浸渍在材料内的热硬化性树脂和地下水混合,防止加大发生内衬材料的一部分硬化不良的现象为目的。
本发明的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如下:
1.一种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所述内衬管翻转贴合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包括:
(1)对需要修复的旧污水管道进行封堵,对管内进行清扫,采用闭路电视系统CCTV检测设备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
(2)灌浸热硬化性树脂形成树脂软管;
(3)将上述树脂软管和加热用温水输送管翻转插入至所述需要修复的地下管道内;
(4)翻转完成之后,利用水和压缩空气使树脂软管膨胀并紧贴在旧管内,然后以循环的方式通过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旧管内即形成一层高强度的内衬新管;
(5)切开所述内衬新管两端管口,使得管道畅通;
其特征在于,在(3)将上述树脂软管和加热用温水输送管翻转插入至所述需要修复的地下管道内之前,管道内送入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然后,将上述树脂软管和加热用温水输送管翻转插入至所述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内,以使所述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最终形成为在修复的旧管道内壁与高强度的内衬新管外壁之间的不透水的薄膜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切开所述内衬新管两端管口,使得管道畅通之后,(6)在内衬新管的管口位于检查井井壁的伸出位置处实施切割。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内衬材料管口伸出5-6cm的位置处实施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管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管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