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6188.0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旺旺;余三同;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板 生产线 四通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中纤板生产过程中,胶水一般是由一台施胶泵通过调胶系统施加进纤维喷放管,为了准确计量胶耗,一般采用两只计量筒进行计量,而两只计量筒之间的切换是通过一只四通阀进行切换,四通阀的切换是由阀体内的一只阀芯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来实现的,图1、图2是现有技术的四通阀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四通阀阀体1内有可以旋转的阀芯2,在阀体1的不同方向设有A、B、C、D四个通孔,其中A通孔联接原胶筒,B通孔连接2#计量筒,C通孔连接施胶泵入口,D通孔连接1#计量筒,当阀芯处于图1中所示状态一时,A通孔原胶筒内的胶水向D通孔的1#计量筒内加胶,同时C通孔的施胶泵通过B通孔的2#计量筒向系统加施胶。当阀芯处于图2所示状态二时,A通孔原胶筒内的胶水向B通孔的2#计量筒内加胶,同时C通孔的施胶泵通过D通孔的1#计量筒向系统加施胶。
通常,为了提高计量的精确性,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间隙比较小,由于间隙是固定的,不可调整,但是由于胶水本身的粘稠特性,且时常混有一定的附着物、固体颗粒或者其它杂质,当胶水中的附着物、固体颗粒等杂质卡入间隙中时,常出现阀芯在切换的过程中不灵活或卡死的现象,影响了施胶的均匀性,有时甚至造成生产线停车;而且长时间运行后,阀芯与阀体间隙变大,影响胶量计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调胶四通阀的故障率,改善中纤板调胶系统中胶水施加的均匀性的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
一种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包括阀体、阀芯、设在阀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朝向阀体的端部安装活动阀片。
前述的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在阀芯与活动阀片之间安装有弹簧片。
前述的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也可以实施的方式是在,阀芯朝向阀体的端部开槽,活动阀片安装在槽内,在槽的底部与活动阀片之间安装有弹簧片。
前述的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所述的活动阀片为塑胶片。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发明将阀芯设计成活动的结构,能够自动调节与阀体间隙的大小,正常工作时,阀芯与阀体内壁紧贴,使得阀体内壁与阀芯之间的间隙最小,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当有固体颗粒卡住阀芯时,阀芯自动调节使间隙放大,使颗粒通过,避免卡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现有技术一种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现有技术另一种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阀芯与活动阀片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阀芯与活动阀片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3、4所示,一种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包括阀体1、阀芯2、设在阀体的通孔A-D,阀芯2朝向阀体1的两个端部开槽,槽内安装活动阀片3,在槽的底部与活动阀片之间安装有弹簧片4。
这样,阀芯在正常运行时活动阀片经终紧贴在阀体内壁,确保最小间隙,而当有杂物通过时,弹簧被压缩,活动阀片向内滑动,确保杂物通过。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一种纤维板生产线调胶四通阀的改进结构,包括阀体、阀芯、设在阀体的通孔,所述阀芯朝向阀体的端部设有活动阀片,该活动阀片为塑胶片。因为塑胶片有一定的弹性,这样阀芯在正常运行时活动阀片经终紧贴在阀体内壁上,确保最小间隙,而当有杂物通过时,塑胶片变形,确保杂物通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 下一篇:通用汽油机化油器调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