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通信逆变式气保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6236.6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方臣富;常旭;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10;B23K9/1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通信 逆变式气保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金属的焊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数字通信逆变式气保焊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逆变式熔化极气保焊机主要包括弧焊电源和送丝机两部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弧焊电源与送丝机之间采用六根控制线连接,实现两部分的信息交换。一般是在送丝机上安装滑动变阻器旋钮、船型开关、点动按钮,通过调节旋钮、开关、按钮等将焊接电压参数、焊接电流参数、点动送丝控制信号、焊枪判断信号通过六根控制线传输给弧焊电源,完成焊接参数的给定、焊机控制信号的输入。而弧焊电源也通过六根控制线,将控制送丝电机信号、电磁阀开关信号传输给送丝机,完成电磁阀的控制、送丝电机的驱动。但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位置和弧焊电源两者之间的距离常常相隔几十米,六根控制线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很不方便移动和容易损坏,另外六根控制线损坏后也不易维修。如有障碍物,在调节焊接参数时,很难看到弧焊电源上焊接参数的显示。
近年来,已有专利号为:“ZL200720310948.2”,名称为:“一种载波控制逆变焊机”的专利报道和现有产品(型号:松下CL-500)晶闸管式气保焊机投入使用,该类焊机虽然去掉了沉重的控制线,以焊接电缆的正极作为弧焊电源和送丝机的公共地线,采用气管内穿有单根铜芯线,给直流电机供电,同时采用载波技术,将控制信号调制到该铜线上,实现弧焊电源与送丝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由于现场环境恶劣,气管容易被刮伤、烫坏或气管弯曲时,容易致使单根铜芯断裂,而且断裂后很难连接,影响气体流量,使焊接工作无法进行。同时还由于逆变焊机的频率比较高,对载波信号干扰很大,往往使载波信号不能正确传输,造成焊接过程中电弧不稳定、断弧和焊缝成形差,因此该技术大都应用于晶闸管式气保焊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六根控制线难于移动、易损坏、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由于干扰而造成的信号传输不良和遇有障碍物时看不到弧焊电源上参数显示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提供一种在远距离焊接时,移动方便、控制信号顺利传输、易维护、将调节的焊接参数在送丝机上显示的数字通信逆变式气保焊机。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数字通信逆变式气保焊机,包括弧焊电源模块和送丝机,所述弧焊电源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弧焊电源,送丝机内还设置数据发送模块,弧焊电源串接接收模块后分别通过数据线和电源线与数据发送模块连接;焊接电缆正端连接弧焊电源与数据发送模块,作为两者的公共地线,焊接电缆负端连接弧焊电源。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由通讯模块、显示模块、程序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给定模块和微控器最小系统组成,通讯模块、显示模块、程序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给定模块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相连。
所述接收模块由采样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输出模块和微控器最小系统组成的,采样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输出模块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相连。
所述通讯模块由集成芯片电容和插针组成,微控器最小系统的数据发送端口、数据接收端口分别与集成芯片的12、11脚相连,集成芯片的13、14号脚分别与插针的2、3脚相连,集成芯片的1脚串接电容后接集成芯片的3脚连接,集成芯片的2脚串接电容后分别接集成芯片的16脚、电容的一端和电源VDD,电容的另一端分别接集成芯片的15脚和数字地,集成芯片的4脚串接电容后接集成芯片的5脚连接,集成芯片的6脚串接电容后接数字地。
所述程序控制模块是由插针,光耦,电阻,电容组成,其中,光耦的1脚与插针的脚相连,光耦的4脚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电阻和电容的一端连接,光耦的1脚与插针的2脚相连,光耦的4脚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电阻和电容连接,光耦的1脚与插针的2脚相连,光耦的4脚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电阻和电容连接,光耦的1脚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光耦的4脚连接电源+24V,光耦的3脚串接电磁阀后接数字地,光耦的1脚与插针的4脚相连,光耦的4脚分别与微控器最小系统、电阻和电容连接,光耦的2脚接地,光耦的3脚接数字地,电容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插针的1脚串接电阻(R2)后接15V直流电源,插针的1脚串接电阻后接15V直流电源,插针的4脚和插针(J3)的5脚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制工艺品磨黑仿古工艺
- 下一篇:一种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