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6346.2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00 | 分类号: | G02B15/00;G02B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魏小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图像 拾取 装置 | ||
1.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
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和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
其中,第二透镜单元和第四透镜单元为了变焦在光轴上移动,并且,第二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三个负透镜元件和一个正透镜元件构成,
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
这里,f2表示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fw表示整个变焦透镜在广角端的焦距,ft表示整个变焦透镜在望远端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
1.85<N2N
ν2P<22
这里,N2N表示第二透镜单元中的所述三个负透镜元件之一的材料的折射率,ν2P表示第二透镜单元中的所述一个正透镜元件的材料的阿贝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负透镜元件、正透镜元件、正透镜元件和正透镜元件构成,并且,
满足以下的条件:
0.7<f1/ft<1.0
65<ν1A<75
70<ν1B
这里,f1表示第一透镜单元的焦距,ν1A和ν1B分别表示第一透镜单元中的一个正透镜元件和另一个正透镜元件的材料的阿贝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四透镜单元包含设置在物侧的正透镜元件和设置在比该正透镜元件更像侧的胶合透镜元件,该胶合透镜元件是通过接合负透镜元件和正透镜元件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三透镜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移动,使得其移动方向包含与光轴正交的分量,以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偏移成像位置。
6.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和
被配置为光电转换由变焦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图像拾取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3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