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票据防伪荧光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识别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709.2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12 | 分类号: | G07D7/12;G07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票据 防伪 荧光 信息 数字化 采集 识别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票据激发光影像采集方法及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票据荧光信息的采集与识别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物票据影像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平板扫描仪、滚筒高速扫描仪两种设备进行采集,使用这两种设备的采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不能识别激发光所产生影像。目前很多票据都采用了防伪技术,其一般是应用特殊物质作为制作印章的材料,利用特殊物质在紫外、红外等非可见光的激发光形成的影像进行防伪。但是,目前的票据采集装置均不能对上述图像进行采集,从而影响票据防伪功能的正常实现。
第二,原有金融领域的票据真伪识别主要通过人工观察来完成票据防伪信息的识别。这种方式基本依靠票据受理人员来完成整个辨别过程,增大了人为辨别的风险。
第三,在实际辨别过程中没有任何辨别防伪信息的保存,更无法保存实际票据防伪信息的图像,以备问题出现后的查询。
此外、目前已有的平板式扫描仪扫描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图像质量不达标,所采集的图像存在变形,扫描时间过长。
因此需要一种自动的票据影像采集装置及方法来实现高质量、快速地采集票据激发光的防伪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质量、快速票据采集激发光影像的方法及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集激发光影像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的票据影像采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紫外线照射涂有防伪油墨的票据;
步骤2:采集所述防伪油墨激发出的可见光形成的影像;
步骤3:参照标准的票据图像识别所述形成的影像并判断所述票据的真伪。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00-400nm;更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365nm或254nm。
优选地,还可以同时用可见光源照射票据。
优选地,还可以同时用红外光源照射票据以采集防伪材质所形成的影像。
优选地,采用CMOS工业相机来采集影像。
本发明的票据荧光防伪信息采集的设备,其外部结构机箱、顶盖、票据放置区域、电源输入接口、数据输入接口、拍摄触发器;其内部结构包括光学设备的骨架、紫外光源、平面反光镜、CMOS工业相机、数字处理电路和数据传输板卡。
优选地,还装配有可见光源和红外光源,所述工业相机采用300万像素的CCD或CMOS感光适配器及高分辨率镜头,光源板部署方向为向上45度。
优选地,步骤3中的识别票据的方法如下:
S1,将识别出的图像输送到计算机;
S2,从整体图像中分离出紫外线照射所呈现的图像部分;
S3,将所述紫外线照射所呈现的图像部分与预存的标准图像对比;
S4,判断真伪并保存识别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3中还能够同时分离出可见光、红外线照射所呈现的图像部分,并与预存的图像对比。
本发明的票据荧光采集设备组成结构如下。
外部:机箱、顶盖、票据放置区域、电源输入接口、数据输入接口、拍摄触发器。
内部:光学设备的骨架、紫外光源、平面反光镜、CCD或CMOS工业相机、数字处理电路和数据传输板卡。
优选地,本发明的设备还能够设置有可见光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能够对特殊防伪物质进行照射从而产生激发光,对激发光形成的影像进行采集并识别,从而实现了防伪信息的识别功能。
其次,可以保存所采集的票据荧光影像以及识别后的信息。
第三,本发明高质量快速整体票据影像采集方法,一方面使采集图像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使采集图像的采集时间缩短很多,采集时间小于1秒,采集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票据影像采集方法中使用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识别真伪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1及附图2对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票据采集设备包括:光学成像结构1、CMOS工业相机2、平面反光镜3、加增透膜的浮法玻璃4、紫外及可见光源5、面板6、触发按钮7、顶盖8、数字处理电路和数据传输板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