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的制备方法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936.5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小堀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10/0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娟;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用电 极板 制备 方法 | ||
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
所述电极板具备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集电体表面的至少1部分上并含有活性物质,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为具有如下结构且形成有电解液可渗透的空隙的多孔质层,所述结构如下:所述活性物质的至少1部分接合于所述集电体表面,同时所述活性物质之间部分接合从而所述活性物质连续存在。
2.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中,所述活性物质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3.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的膜厚为300nm以上、10μm以下。
4.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中,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所含的任意20个所述活性物质粒径的测定值中,从最小测定值起的5个测定值的平均值,即平均最小粒径为10nm以上、不足100nm;在所述任意20个所述活性物质粒径的测定值中,从最大测定值起的5个测定值的平均值,即平均最大粒径为20nm以上、不足900nm。
5.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中,当以在1C的放电率下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容维持率按100%计时,在50C以上的放电率下的放电电容维持率为50%以上。
6.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导电材料。
7.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配制至少溶解有以下化合物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溶液的工序,所述化合物为含有选自钴、镍、锰、铁和钛的任一种金属的含金属元素化合物的1种或2种以上和含锂元素化合物,
将配制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溶液涂布于集电体表面的至少1部分从而形成涂膜的工序,
以及加热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通过在所述集电体的表面上生成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来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在加热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的工序中,以在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的形成所述涂膜的一侧设置热源的状态下,于150℃以上的温度加热所述涂膜和所述集电体。
8.权利要求7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涂膜和所述集电体的形成有所述涂膜的一侧设置热源的状态下,于150℃以上的温度加热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的工序,
以及此后,在形成有所述涂膜的所述集电体的两侧设置热源的状态下,于150℃以上的温度加热所述涂膜和所述集电体的工序。
9.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板和负极板、配置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板以及含有非水溶剂的电解液,
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至少任一方为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同时读取多个表格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磁性纳米颗粒调剖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