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热泵制热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7158.1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润淇;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润淇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热 制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高温热泵制热方法,液体制冷剂经蒸发器吸收外界低温热源的热能变为气体,气体经压缩机、进入冷凝换热器并且变为液体同时放出热能,液体进入储液器、节流装置,再次进入蒸发器的制冷热泵循环,冷凝换热器放出的热能传递给终端载热介质的制热方法,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高温热泵是终端载热介质供热温度90℃~250℃具有相应压力气体或者液体;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高温热泵制热是制冷热泵与热管换热的联合循环制热方法;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冷凝换热器中的热能传递是由中间介质水或者工业载热介质的封闭循环实现的;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终端载热介质是在热管换热器的制热端,终端载热介质是水或者气体或者工业油介质或者工艺过程的用热工质;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液体制冷剂是环保的普通制冷工质;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外界低温热源是空气源或者水源或者污水源或者工艺过程需要冷却的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制热方法,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联合循环制热是制冷热泵循环产生的热能经过水或者工业载热介质封闭的中间循环传递给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把热能从发生端传递到制热端及终端载热介质,终端载热介质供应高温具有压力的热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制热方法,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中间介质的封闭循环是0°~40℃的中间介质经入口进入冷凝换热器并且升温,从冷凝换热器的出口经管道进入热管换热器发生端的进口,在热管换热器的发生端放热降温后,从热管换热器的出口经管道、泵、管道连接冷凝换热器的进口完成中间介质传热的封闭循环;
4.一种高温热泵制热装置,包括装在机架(1)上的蒸发换热器(2)、压缩机(3)、冷凝换热器(4)、储液器(5)、节流装置(6),制冷剂(7)完成制冷热泵循环、冷凝换热器的热能传递给终端载热介质(8)实现高温供热,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高温热泵制热装置是包括制冷热泵装置、中间介质封闭循环传热装置、热管换热器;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中间介质封闭循环传热装置是中间介质(15)经冷凝换热器进口(9)、冷凝换热器出口(10)、管道(11)进入热管换热器发生端进口(12)、从热管换热器发生端的出口(13)、经管道进入泵(14)、管道、冷凝换热器进口(9)实现中间介质(15)传热循环;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热管换热器是包括热管发生端(16)、热管制热端(17)、隔板(18)分开中间介质(15)与终端载热介质(8),在热管发生端(16)有中间介质的进口(12)及出口(13)分别连接管道(11)、泵(14)、冷凝换热器的进口(9)及出口(10);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终端载热介质(8)实现高温供热是载热介质(8)安装在热管换热器的制热端(17)内、热管制热端(17)有终端载热介质的出口(19)及进口(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制热装置,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制冷热泵装置中的蒸发换热器是低温热源能量转换装置或者制冰装置或者冷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制热装置,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热管换热器是终端载热介质传热装置或者是热管与工艺过程中需要热能相结合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润淇,未经于润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71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