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InxGa1-xN缓冲层生长的氮化镓和铟镓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7625.0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王军喜;王国宏;曾一平;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05 | 分类号: | H01L21/205;C23C16/34;C23C16/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in sub ga 缓冲 生长 氮化 铟镓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的缓冲层制备工艺,具体是指一种在蓝宝石(Al2O3)衬底上专门生长氮化镓或铟镓氮的缓冲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般将Si、Ge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GaAs、InP、AlAs及其三元、四元合金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而以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带隙大于2.3eV)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SiC、ZnO、金刚石、GaN及GaN基化合物,其优良性能主要集中在禁带宽度大、电子漂移饱和速率高、介电常数小、导热性能好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在高温、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以及光电子等领域。由于其特有的禁带宽度,还被用来制作蓝绿和紫外光的发光器件以及光探测器。
虽然氮化镓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生长温度下氮的平衡蒸气压极高,无法获得大面积的GaN单晶。因而只能用异质外延的方法来解决。对衬底的要求,希望他们之间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要尽可能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蓝宝石(Al2O3)衬底,但是,GaN和Al2O3之间有大约16%的晶格失配,为GaN材料在其表面生长带来很大的困难。
直到1989年,Akasaki和Amano采用低温AlN作缓冲层,晶体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利用缓冲层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是典型的三维生长机制,经历了孤岛成核、长大、三维生长、孤岛合并形成二维平整表面的过程。缓冲层起到的作用有三个:(1)提供与Al2O3相同取向的成核中心;(2)释放GaN与Al2O3之间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以及热膨胀系数失配产生的热应力;(3)为进一步生长提供了平整的成核表面,有利于二维模式生长。所以要得到好的GaN及其他三族氮化物,缓冲层的优化工艺是及其关键和必要的。已有的文献提出的生长缓冲层的方法如下:
美国专利第5290393号提出一种氮化镓型化合物半导体的晶体生长方法,在低温下(200-900℃之间),首先以GaxAl1-xN(0<x≤1)表示的缓冲层生长于基板上,该缓冲层的厚度为0.001-0.5μm,然后在高温下(900-1150℃之间)使主要GaN晶层生长在该缓冲层上。美国专利第6508878号提出了另外一种缓冲层生长方法,在第一温度下,由InxAl1-xN/AlN或InxAl1-xN/AlN所形成的具有超晶格结构的中间缓冲层成长,然后在第二较高的温度下,在该中间缓冲层上使GaN或InxGa1-xN型化合物成长。美国专利第5686738号中提出另外一种类似的方法,使非晶的缓冲层在比成长层所需的成长温度低的温度下进行生长。这些现有技术都是在低温下形成缓冲层,由于所述缓冲层硬度较高,使得衬底与外延层之间晶格不匹配而无法调试,所得氮化物外延层的晶体缺陷密度高达1010/cm2以上。严重影响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功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InxGa1-xN缓冲层生长的氮化镓和铟镓氮的方法,将该方法生长的InxGa1-xN缓冲层作为基础来外延生长氮化镓或铟镓氮材料的外延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延层的位错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InxGa1-xN缓冲层生长的氮化镓的方法,其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系统在蓝宝石沉淀上生长高质量氮化镓和铟镓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蓝宝石衬底放入反应腔内进行氢化处理,得到洁净的蓝宝石衬底;
步骤2:往反应腔内输入反应气氛气体,营造反应气氛,并保持反应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在设定范围内;
步骤3: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InxGa1-xN缓冲层;
步骤4:在InxGa1-xN缓冲层上同温生长一层很薄的氮化镓覆层;
步骤5:在氮化镓覆层上外延氮化镓层,完成氮化镓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7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锗硅栅极的PMOS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式漏电脱扣器的接线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