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8064.6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电路 | ||
1.一种LED灯电路,包括发光组件,将220V交流电变成低压直流电的转换器,储电器;所述的发光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LED发光灯管,用于控制LED发光灯管点亮、熄灭的开关;其特征是:包括JK插头座,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
所述的JK插头座包括成对使用的JK插头和JK插座;所述的JK插头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的JK插座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在JK插头未插入JK插座时,JK插座的第二端和JK插座的第三端连接导通;当JK插头插入JK插座时,JK插头的第一触点和JK插座的第一端连接导通,JK插头的第二触点和JK插座的第二端连接导通,JK插座的第二端和JK插座的第三端断开;
所述的转换器,其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JK插头连接;JK插座的第一端、第一电阻、储电器的第一极、储电器的第二极、第二电阻、第三电阻、JK插座的第二端串联连接;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公共连接点,该点与JK插座的第三端连接;
储电器的第一极为正极、储电器的第二极为负极,或者储电器的第一极为负极、储电器的第二极为正极;
发光组件的第一端与储电器的第一极连接;发光组件的第二端与JK插座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电路,其特征是:
储电器的第一极为正极、储电器的第二极为负极;
所述的发光组件,其包括的零件和形成的连接是以下三者中的任意一者:
a.所述的发光组件,其包括:开关,一个限流电阻和两个以上的LED发光灯管;全部的LED发光灯管按同极性的方式并联连接、形成灯排;灯排、限流电阻和开关串联形成发光组件,并且灯排、限流电阻和开关的先后顺序为任意;灯排的方向设置为:直流电从LED发光灯管的正极流入、再从LED发光灯管的负极流出;
b.所述的发光组件,其包括:开关,两个以上的LED发光灯管,数量与LED发光灯管相同的限流电阻;一个LED发光灯管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形成串联组,各串联组再按同极性的方式并联连接、形成灯排;灯排和开关串联形成发光组件,并且灯排和开关的先后顺序为任意;灯排的方向设置为:直流电从LED发光灯管的正极流入、再从LED发光灯管的负极流出;
c.所述的发光组件,其包括:开关,一个限流电阻和两个以上的LED发光灯管;全部的LED发光灯管按正极朝上、负极朝下的方式串联连接,由此形成灯排;灯排、限流电阻、开关串联形成发光组件,并且灯排、限流电阻、开关的先后顺序为任意;灯排的方向设置为:直流电从最上面的LED发光灯管正极流入、再从最下面的LED发光灯管负极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换器为整流器,或者为直流稳压器,或者为专用充电器,或者为手机充电器,或者为计算机;
以计算机为转换器的,计算机通过电源线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计算机通过导线与JK插头相连,即:导线的一端具有USB插头、USB插头插入计算机的USB插口内,导线的另一端与JK插头相连;
以手机充电器为转换器的,所述的手机充电器设有USB插口作为输出端;手机充电器的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手机充电器通过导线与JK插头相连,即:导线的一端具有USB插头、USB插头插入手机充电器的USB插口内,导线的另一端与JK插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电路,其特征是:
所述的储电器为铅酸蓄电池或充电镍氢电池或手机充电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电路,其特征是:
所述的电路包括:第一接插件和备用组件;
所述的储电器通过第一接插件在电路中实现电连接;
所述的备用组件包括:第二接插件,三节于电池,用于安装干电池的、内部设有接触零件的电池夹;每节干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5V;
电池夹中的各个干电池同向串联连接,并且通过接触零件、电线再与第二接插件连接;
在交流电源短时间断电的情况下,由储电器提供电能点亮LED发光灯管;在长时间断电情况下,卸下第一接插件和储电器,连接上备用组件及其第二接插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甦,未经张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