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柱塞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8077.3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孝市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高井 |
主分类号: | F16J1/00 | 分类号: | F16J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塞。
背景技术
作为机械元件的柱塞是公知的,一般的柱塞由在外周面设置了阳螺纹的筒状的主体、内装在主体的压缩弹簧、和能够自由进退地组装于主体并由压缩弹簧在前进方向施力的销构成。这样的柱塞在通过成为柱塞的组装对象的构件上设置阴螺纹,使主体的阳螺纹螺旋接合在该阴螺纹,从而能够简便地安装在安装对象的构件上。
另外,柱塞能够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使用,在用于相对地动作的构件间的场合,能够使得在一方的构件安装柱塞,限制另一方的构件的动作,或推压另一方的构件,或利用销的进退吸收另一方的构件相对于一方的构件的移动、形状的变化。在这里,作为柱塞的代表性的使用方法,例示出这样的情形,即,在一方的构件上安装柱塞,在另一方的构件上设置孔、槽,使安装在一方的构件的柱塞的销卡合在设于另一方的构件的孔、槽中,从而进行在平面上或绕旋转轴等进行相对动作的构件间的定位、旋转角度的分度。
以下,在将柱塞用于相对地动作的构件间的场合,将安装柱塞的那一侧的构件称为“安装侧构件”,将柱塞的销抵接的那一侧的构件称为“抵接侧构件”。
发明内容
对于在相对地动作的构件间使用柱塞的情形,在由抵接侧构件推压柱塞的销而使其后退了的状态下,销的前端滑动接触在抵接侧构件。在这里,如销与抵接侧构件的接触阻力大,则阻碍抵接侧构件相对于安装侧构件的平滑的动作。
可是,在柱塞中,有时能够自由滚动地在主体中装有球,以代替上述的销。为所谓的“球塞(ボ一ルプランジヤ)”。按照球塞,抵接在抵接侧构件的球进行滚动,所以,能够使抵接侧构件相对于安装侧构件的平滑动作难以受到阻碍。
然而,以往的球塞由内装于主体的压缩弹簧直接在前进方向施力,所以,不能说球的滚动性十分良好,有时会阻碍抵接侧构件相对于安装侧构件的平滑的动作。特别是在高负荷用的球塞的场合,在球施加由压缩弹簧产生的强的推压力,所以,显著产生了球难以滚动、阻碍了抵接侧构件相对于安装侧构件的平滑动作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用于相对地动作的构件间的柱塞的场合,使构件相互能够充分平滑地动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主要手段为提供这样一种柱塞,该柱塞的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主体、压缩弹簧、进退体、凹部、多个小球、及球;
该圆筒状的主体在外周面设置了阳螺纹;
该压缩弹簧收容于该主体的内部;
该进退体能够自由进退且不能脱开地组装在上述主体的内部前端侧,由上述压缩弹簧在前进方向施力;
该凹部设于该进退体的前端侧;
该多个小球配置在该凹部的底上;
该球由该小球能够自由滚动地支承,而且,以使该球的一部分从上述进退体的前端突出的方式不能拔脱地组装在上述凹部。
在上述构成的柱塞的场合,进退体作为以往的一般的柱塞的销起作用,但在该进退体的前端设有组装在进退体的凹部的球,该球抵接在该抵接侧构件。另外,球由配置在进退体的凹部的底的多个小球能够自由滚动地支承,良好地滚动。
因此,在上述构成的柱塞,抵接在抵接侧构件的进退体的球良好地滚动,所以,即使用于相对地动作的构件间,也能够使构件相互充分平滑地动作。
在上述手段中,
最好柱塞具有这样的特征:
上述进退体在前端部分具有球卡定部,该球卡定部的外面成为越往前端直径越小的锥状,由该球卡定部使得上述球不能拔脱,
上述主体在前端部分具有抵接在上述球卡定部的外面的进退体卡定部,由该进退体卡定部使得上述进退体不能拔脱。
可以单纯地设想,为了使得不能从主体拔脱进退体,在进退体设置凸缘部等大直径部分,在主体设置卡定该大直径部分的卡定部。然而,在这样的形式下,在进退体设置直径大的部分,必然使柱塞整体在径向大型化。
相对于此,在上述构成的柱塞的场合,在进退体的前端部分设置使得球不能拔脱的球卡定部,将该球卡定部的外面形成为越往前端直径越小的所谓“细头”的锥状。另外,由抵接在成为细头的锥状的球卡定部的外面的进退体卡定部防止进退体从主体脱出。
因此,在上述构成的柱塞的场合,不在进退体上设置凸缘部等大直径部分即能够防止进退体从主体脱开,在柱塞整体实现径向的小型化。
而且,在由金属形成进退体、主体的场合,在将球插入到进退体后或将进退体插入到主体后,由金属材料的推压变形即所谓的“敛缝”形成球卡定部、进退体卡定部,从而能够简便地进行球相对于进退体的组装、进退体相对于主体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高井,未经株式会社高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音视频的切换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