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8100.9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李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67/02;C08L23/28;C08K13/02;C08K5/136;C08K3/22;C08K5/17;C08K5/2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韧性 阻燃 abs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阻燃ABS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很难达到平衡,由于阻燃剂容易使制品性能变脆,阻燃ABS拉伸强度高时冲击强度低,冲击强度高时拉伸强度差。一般阻燃ABS,如奇美公司765A,韩国LG公司的312A拉伸强度只有42MPa,冲击强度为220J/M,国产的阻燃ABS连以上指标都难以达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性能较为均衡的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组分组成:
ABS树脂 45~75%
PETG塑料 5~25%
阻燃剂 15~24%
增韧剂 3~6%
热稳定剂 0.3~1%
润滑剂 0.5~1.0%。
其中,ABS树脂为乳液聚合法或本体聚合法或本体-悬浮法制造的ABS树脂。所述的PETG塑料中,1,4-环己烷二甲醇单体含量在30-40%。所述的阻燃剂为四溴双酚A、三氧化二锑、氯化聚乙烯复配物,三者的比例为3.5~5∶1.2~1.5∶1。所述的增韧剂为ABS高胶粉。所述的热稳定剂为抗氧剂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所述的润滑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
以上所述的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可以由下述组分组成:
ABS树脂 60~65%
PETG塑料 9~13%
阻燃剂 20~23%
增韧剂 3~5%
热稳定剂 0.3~0.5%
润滑剂 0.5~1.0%。
一种上述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称取ABS树脂、PETG塑料、增韧剂、热稳定剂、润滑剂、阻燃剂;
(2)将ABS树脂、PETG塑料、增韧剂、热稳定剂、润滑剂、阻燃剂在中速混合器中混合3-7分钟;
(3)将步骤(2)混好的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60~220℃,二区温度为160~220℃,三区温度为160~220℃,四区温度为160~220℃,五区160~220℃,混合料在螺杆中输送时间为1~2分钟。
本发明以ABS树脂为基体树脂,引入第二种塑料PETG,PETG的溶解度参数和ABS的溶解度参数很接近,因而两种树脂的相容性非常好,可以不用添加相容剂就能达到很好的相容。在这个配方体系中,PETG提供了好的拉伸强度(一般PETG拉伸强度可达到53MPa,ABS树脂的拉伸强度为42MPa),而PETG塑料、ABS树脂、增韧剂提供好的冲击强度。因PETG是一种高透明的塑料,PETG塑料在配方体系中还提供了高光泽度。本发明采用增韧剂、热稳定剂、润滑剂、阻燃剂等助剂对ABS进行改性处理使ABS复合材料获得较高的韧性;其中添加增韧剂可使复合材料在打螺钉时不开裂;热稳定剂可抑制制品不发黄;润滑剂使制品表面光洁;阻燃剂使制品有阻燃性能。上述助剂均为市售商品,无需特殊制备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制得的产品极具竞争优势。本发明制备生产工艺简单可控,生产易操作。本发明的高强度高韧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家电领域、汽车配件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