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8302.3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宗恺;邱宝成;陈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葛强;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输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音频信号输出系统及其方法,更具体地,有关于音频信号输出系统的输出电路以及改善输出电路气爆噪声(pop noise)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音频信号输出系统中,输出电路耦接于扬声器(speaker),并根据输入信号产生输出至扬声器的音频信号,扬声器将音频信号放大。通常,输入信号是电压相对低的信号,而音频信号是电压相对高的信号,因此,产生输入信号的输入电路工作在低供应电压下,输出电路工作在高供应电压下。举例而言,高供应电压约为3.3V,低供应电压约为1.2V。通常,音频信号输出系统中,当开启音频信号输出系统时,于输出电路(高电压装置)之后设定输入电路(低电压装置)。换言之,当音频信号输出系统开启时,输出电路(高电压装置)的功能首先备妥,输入电路(低电压装置)的功能随后备妥。因此,当输入电路备妥时,输入电路将输出初始信号至输出电路,以改变输出电路的状态。例如,初始信号可将输出电路从充电状态切换进入放电状态。当输出电路的状态改变时,在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容易引入电压(或电流)的急剧改变。由于输出电路耦接扬声器,因此电压的急剧改变将在扬声器中造成气爆噪声。因此,在音频信号输出系统中,有必要消除输出电路通电时所产生的气爆噪声。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音频信号输出系统中输出电路通电时所产生的气爆噪声,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方法。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输出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接收至少一第一输入控制信号并且根据至少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输出一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信号段以及随后的第二信号段;以及驱动电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依据供应电源工作,当所述供应电源开启时,所述驱动电路从所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输出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出控制信号,选择性产生输出信号;其中,在所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段之前,所述供应电源开启;当所述供应电源开启时,所述驱动电路工作于特定电源状态下;当所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段时,所述驱动电路继续工作于所述特定电源状态下。
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输出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第一输入控制信号并且根据至少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输出一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信号段以及随后的第二信号段;以及应用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依据供应电源工作,当所述供应电源开启时,所述驱动电路接收所述输出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出控制信号,选择性产生输出信号;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段之前,所述供应电源开启;当所述供应电源开启时,所述驱动电路工作于特定电源状态下;当接收所述第一输入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段时,所述驱动电路继续工作于所述特定电源状态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输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参考电压、第一输入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通电顺序时序图。
图3为根据图1所示的信号输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参考电压、第一输入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通电顺序时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号输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信号输出装置的参考电压、第一输入控制信号、第二输入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通电顺序时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放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专利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专利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