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传输线路、光源模块及面板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8591.7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贤;李宗鸿;潘治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H05K1/02;F21S8/00;G09F9/30;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传输 线路 光源 模块 面板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传输线路及包含此电源传输线路的光源模块及面板显示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干扰遮蔽效果的电源传输线路及包含此电源传输线路的光源模块及面板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广泛应用在电脑、电视、以及移动电话等各种电子产品上。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液晶显示装置重要组成元件之一。背光模块所使用的光源模块,则直接影响背光模块的效能与组装成本。
图1所示为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有显示面板10及设置在显示面板10背侧的背光模块30。背光模块30包含有导光板31及光源模块33。光源模块33由相连接的发光装置51、电源传输电路板53及驱动模块55所组成。发光装置51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70,并面朝向导光板31的一侧。当发光装置51自电源传输电路板53接收来自驱动模块55的电源信号时,发光单元70即向导光板31发出光线。由于发光装置51常有散热的需求,因此多半会与驱动模块55分开设置,以至于电源传输电路板53需横跨显示面板10的背侧。此时电源传输电路板53在传输电源信号时产生的电磁干扰杂讯即有可能对模块内其他电子元件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目前一般的电源传输电路板53上并无适当的静电防护设计,因此较易受到静电放电攻击,进而造成发光装置51及其上发光单元70的损伤。
就另一方面而言,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上,且电子产品均不断朝向减少体积的目标前进,因此部分笔记型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也会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块内。如图1所示,为了取得较佳的天线接收角度,接收天线90即被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内,并位于电源传输电路板53附近。此时电源传输电路板53在传输电源信号时产生的电磁干扰杂讯即会对接收天线90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传输线路及包含此电源传输线路的光源模块及面板显示模块,可减少模块内其他电子元件受电磁干扰的机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传输线路及包含此电源传输线路的光源模块,具有较佳的静电防护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显示模块,其中该面板显示模块包含有光源模块,而光源模块主要由电源传输线路及发光装置组合而成。电源传输线路包含有基板层、电源传输层、金属遮蔽层、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基板层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而电源传输层及金属遮蔽层分别形成设置于第一面及第二面上。电源传输层具有传输段及第二电连接端,其中第二电连接端连接于传输段的一端。第二电连接端供与发光装置的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以传送电源信号至发光装置。第一保护层设置于电源传输层背向基板层的一面,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提供电源传输层保护。
金属遮蔽层覆盖于电源传输层中传输段于基板层的投影范围,并曝露出第二电连接端于基板层的投影范围。第二保护层设置于金属遮蔽层背向基板层的一面,亦即第二保护层及基板层将金属遮蔽层夹在两者之间。第二保护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提供金属遮蔽层保护。
电源传输层主要是自系统的电源接收电源信号,并传送至发光装置产生光线必须的电力。当电源信号通过电源传输层时,即会产生电磁干扰现象影像其他相邻的电子元件或模块。通过金属遮蔽层的设置,即可减轻电源信号对其他电子元件或模块产生的电磁干扰现象。此外,通过金属遮蔽层的设置,也可防护电源传输线路以至于发光装置遭受到静电放电现象的攻击,进而达到模块保护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传输线路及发光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传输线路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源模块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源传输线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面板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发光装置
110第一电连接端
130发光单元
300电源传输线路
310基板层
311第一面
312第二面
330电源传输层
331传输段
332第二电连接端
333第三电连接端
350金属遮蔽层
351外框
371第一保护层
372第二保护层
500光源模块
510驱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