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9377.3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康彦;山本宏;中尾敦;大西二朗;福井慎二;岩间明文;原田雅树;杉村佳昭;平井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箱。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下述的隔离器,其与保温箱(インキュベ一タ)连结,且为了对该保温箱中培养的细胞无菌地实施规定的前处理等而与外部空气隔离。另外,已知有下述的灭菌箱,其与该隔离器连结,且为了在将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搬入该隔离器之前对其进行灭菌而与外部空气隔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灭菌箱具备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等灭菌装置。例如,作业者首先在将隔开隔离器及灭菌箱的室彼此之间的门关闭的状态下,将细胞及物品等搬入灭菌箱的室内,并在该室内对其进行灭菌。接着,作业者打开上述的门,将在灭菌箱的室内进行了灭菌的细胞及物品等搬入保持无菌状态的隔离器的室内。
上述的无菌地实施的作业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无菌环境是指为了避免作业所需要的物质以外的物质混入而无限接近无尘、无菌的环境。另外,上述灭菌是指用于实现无菌环境的处理。
另外,灭菌由(1)前处理工序、(2)气体暴露工序、(3)置换工序组成,
(1)前处理工序是包含灭菌对象空间的漏泄试验的、直至供给灭菌气体前的准备工序,
(2)暴露工序是将灭菌气体向对象空间供给的工序,
(3)置换工序是将灭菌对象空间的灭菌气体无害化后排出,并与外部空气置换的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1138号公报
例如,有时将在保温箱中培养的细胞经由隔离器从灭菌箱搬出后,再次使该隔离器成为无菌状态。该情况下,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隔离器及灭菌箱中,在将隔开各室之间的门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将从灭菌箱的外装灭菌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等产生的灭菌气体导入隔离器的室,对该室进行灭菌。其存在灭菌效率恶化且灭菌处理耗费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在隔离器中也设置灭菌装置,该室内的灭菌的效率提高,但这样的话,隔离器及灭菌箱双方都分别具备灭菌装置,因此,存在由此带来的设备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灭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用于和外部室连接的连接部的筐体、设置于该筐体的内部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灭菌用室、灭菌气体供给回路,所述灭菌用室具备:用于将被灭菌物从外部取出和放入的第一门、设置于用于和所述外部室连通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二门、用于导入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导入口,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将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向所述灭菌用室的灭菌气体导入口供给的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其一端具有用于向所述外部室供给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输出端口的第二气体供给回路,通过上述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和第二气体供给回路供给所述灭菌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灭菌箱,能够使隔离器的室高效灭菌且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灭菌箱的隔离系统的构成例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灭菌箱的外观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灭菌用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5是表示灭菌用室及细胞操作用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6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的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细胞操作用室的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7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细胞操作用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8是表示连结装置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9是表示连结装置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10是表示Op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11表示Op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流的回路图;
图12是表示另外一个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其它的另外一个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灭菌箱 1a、上部 1b、中央部 1c、下部 1d、控制装置
1e、筐体 1f、连接部 1g、密封材料 3、隔离器 3a、3b、3c、手套
4、保温箱 5、离心分离机 6、隔离系统 10、灭菌气体产生装置
11、灭菌用室 11a、灭菌气体导入口 11d、灭菌气体排出口
11b、24a、25a、26a、30c、35a、气体导入口
11c、11e、24b、25b、26b、30d、30e、35b、气体排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