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9916.3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宪;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4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色 脂肪 组织 靶向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进而造成肥胖相关疾病(II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急剧上升,这给目前我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新型肥胖治疗手段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肥胖主要表现为白色脂肪组织的过度生成和堆积,而既往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的已表明,白色脂肪(包括皮下/内脏脂肪)增多是机体代谢紊乱发生最关键的因素。既往观点认为,棕色脂肪作为一种非颤栗性产热器官仅存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棕色脂肪逐渐消退。而近年来随着PET-CT技术的应用,国内外临床研究均报道发现成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少量的棕色脂肪,主要散在分布于颈部、锁骨上、胸部纵隔内、胸椎旁等区域。而进一步对棕色脂肪的研究发现,棕色脂肪不仅仅是一个产热器官,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的平衡也起着关键作用,棕色脂肪的数量或者活性的增强可以有效抵抗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状态,有效地增加棕色脂肪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白色脂肪蓄积,减轻体重、改善代谢。因此,目前棕色脂肪成为治疗肥胖、机体代谢紊乱的新靶点。
然而,棕色脂肪在成年人体内的分布很少,能够明显增强和促进棕色脂肪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但是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用药,去甲肾上腺素会对心血管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造成非常广泛的影响,并有可能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不良后果,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循环衰竭的重症患者急救使用。全身性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强棕色脂肪的作用势必会带来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副作用,其带来的弊端将远远大于增强棕色脂肪活性所带来的益处。另外一种可以增强棕色脂肪活性的药物为甲状腺激素,然而同样的,全身性的使用甲状腺激素必然会人为地造成机体甲状腺激素功能亢进,从而对全身各个系统,包括基本代谢功能、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都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如何增强棕色脂肪作用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寻找出适合的靶向载体,能够靶向性地运送治疗性的物质到达棕色脂肪组织,使得药物能够仅仅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却对其他脏器不造成影响。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报道过这种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治疗的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性多肽作为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应用。
2004年,著名的科学杂志“Nature Medcine”报道发现一多肽能特异性地和白色脂肪组织血管的内皮细胞受体结合,其氨基酸序列为CKGGRAKDC。并且进一步的研究还证实该多肽可以与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物质相连接,使药物靶向到达白色脂肪组织,发挥药理学效应,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上述多肽进行修饰,进而验证其靶向性,获得了本发明的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
根据本发明的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是在多肽CKGGRAKDC的C末端连接氨基:CKGGRAKDC-NH2。
本发明的棕色脂肪组织靶向性多肽可以用于携带具有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治疗性药物进入棕色脂肪组织中。
本发明的具有棕色脂肪组织特性亲和性的多肽能够携带具有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治疗性药物进入棕色脂肪组织中,具有作为治疗肥胖、机体代谢紊乱的特异性载体的潜在科研及临床应用价值。此外,该多肽仅仅含有9个氨基酸残基,合成容易,空间位置变化相对较小,易于对多肽进行质量监控,使用方面。本发明填补了棕色脂肪组织靶向物质的国内外空白,不仅能够积极推动棕色脂肪的科研进展,并且为肥胖、代谢性紊乱疾病的治疗拓展出新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肽在C57BL/6J小鼠体内的组织亲和性结果(100×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四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将标记绿色荧光FITC的多肽10ul(溶液浓度为1mM)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10min后断颈处死小鼠,取新鲜组织(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肝脏组织),立即避光石蜡包埋、切片,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荧光,结果显示仅在棕色脂肪的毛细血管网中FITC标记的绿色荧光表达最明显,提示该多肽的确可以靶向到棕色脂肪组织(结果如图1所示)。
序列表
<110>江苏省人民医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