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及镜头杂散光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109.5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散光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检测装置及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镜头的杂散光检测装置及镜头杂散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相机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手机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位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快速向高性能、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数码相机与该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结合已成为发展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人们对数码相机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对数码相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镜头在组装后,因为使用的材料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反射与折射、各材料零件间相互搭配的可行性、组装程序与能力等影响,而产生非设计评估期间所预期的杂散光。
现有杂散光检测方法是:在暗室里,手持镜头,再采用手电筒以不同角度照射镜头来检测是否有杂散光产生。然而,通过手电筒照射手持镜头的杂散光检测方法很难确切地知道镜头在哪个方向具有杂散光,从而降低了杂散光分析的准确性,进而导致杂散光成因的误判,降低了镜头的成像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杂散光分析的准确性的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及镜头杂散光检测方法。
一种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用于对镜头进行杂散光检测。该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工作台、一个设于该工作台台面上的镜头承载座、一个设于该工作台台面上的光源承载座、一个形成在该工作台台面的轨道、一个设于该光源承载座顶部的光源、及一个影像撷取单元。该镜头承载座用于承载该镜头。该光源承载座与该轨道滑动连接。在该光源承载座沿该轨道滑动的过程中,该光源发出的光始终朝向该镜头。该影像撷取单元接受来自该镜头的光以形成影像。该工作台设有多条刻度线。该多条刻度线用于指示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相对该镜头光轴的角度。
一种镜头杂散光检测方法,用于对镜头进行杂散光检测。该镜头杂散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上述的镜头散杂光检测装置;将镜头及光源分别置于镜头承载座及光源承载座;于该轨道内移动该光源承载座,以向镜头产生不同方向的入射光;该影像撷取单元撷取透过该镜头的光线以形成影像;根据该影像及该光源相对该镜头的角度来检测该镜头的杂散光状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具有多条刻度线,从而可以精确地得知出现杂散光状况时光源相对镜头的角度,进而便于精确地分析出镜头出现杂散光的原因,提高了杂散光分析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杂散光测试装置的示意图,该镜头杂散光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镜头承载座及光源承载座。
图2是图1中的工作台及镜头承载座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光源承载座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 100
镜头 200
工作台 10
镜头承载座 20
光源承载座 30
光源 40
影像撷取单元 50
信号处理单元 60
轨道 101
刻度线 102
缺口 103
通孔 104
固定件 105、303
底端承载部 301
顶端承载部 302
底座 3011
收容柱 3013
收容腔 3015
收容孔 3017
承载台 3021
承载柱 30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杂散光检测装置100用于对镜头200进行杂散光检测。镜头200包括至少一个镜片(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驱动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PVC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