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式采煤法遗留的呆滞煤柱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124.X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强;张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遗留 呆滞 回收 方法 | ||
1.一种房式采煤法遗留的呆滞煤柱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a、分区域进行回收,每三排规则煤柱为一个布置单元,从靠近采空区(7)一侧的规则煤柱开始,在三排规则煤柱与煤柱之间设置风帘(6),使三排规则煤柱形成进风通道(A)和回风通道(B);
b、从靠近采空区(7)侧的两排规则煤柱开始,每两排规则煤柱为一个回采单元,每一回采单元由边界(F)向运输大巷(C)方向进行回采;
c、在回采单元内进风通道(A)的首行两个煤柱位置处布设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1)和连续采煤机(3),并在首行煤柱后的2~3行待采煤柱的侧面设置多个超前支护液压支架(5),而后在连续采煤机(3)后方设置刮板输送机(8)和胶带输送机(4);
d、对首行的左右两个煤柱交替实施双翼斜切式进刀,边采边后退,采煤过程中通过设在连续采煤机(3)后方的刮板输送机(8)将煤送入胶带输送机(4)将煤运出;
e、连续采煤机(3)对首行的左右两个煤柱各进完一刀后,其后部的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1)及时前移一个步距进行支护;
f、回收完首行的两个煤柱后,将超前支护液压支架(5)前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每两架一组,互为支撑点前移,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1)和连续采煤机(3)随之前移,继续下一行的两个煤柱的回采,重复步骤d和步骤e,直至完成一个回采单元;
g、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至完成所有遗留的呆滞煤柱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1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