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建造平面结构的建筑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343.8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琴;王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善晟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1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造 平面 结构 建筑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造平面结构的建筑砌块,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造墙壁的建筑砌块,属于E04B类。
背景技术
用于建造平面结构的建筑砌块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利用模具制造,现场现浇)在制造厂按设计图结构先将原料下料成单件并加工,然后制造厂将各单件粘结和打钉连为整体,再将整体建筑砌块运输在建筑房屋工地现场,在现场再将整体建筑砌块进行叠装成墙壁。这种整体建筑砌块的最大缺点是:1、因整体建筑砌块为矩形或其他形状,造成内有间隙,或者是外面有一些缺口,对各单件接合部分,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极易受损坏,所以报废率大。2、整体建筑砌块包装后体积很大,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造平面结构的建筑砌块,其目的之一是实现了建筑砌块标准化生产,解决建筑砌块安装效率低,安装有缺陷的技术问题,其目的之二是解决建筑砌块整体运输易损坏,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其目的之三是解决现有建筑砌块在严寒、高寒、高原地区中保温隔热以及防冻的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其他建筑砌块必须通过其他辅助方式才能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造平面结构的建筑砌块,
1)该建筑砌块包括两个平行的、板状式的相同墙面体,墙面体的外表面用作建造墙壁的外表面;
2)紧贴两墙面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一由多个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砌块核心组;
3)该砌块核心组至少拥有两个上嵌条、两个下嵌条以及至少二个中间隔板,在墙面体的内表面上至少各自固定有一个上嵌条和一个下嵌条,上嵌条和下嵌条沿X方向紧贴墙面体安装,并且上、下嵌条沿X方向的长度和墙面体沿X方向的长度一样,上、下嵌条分别安装在墙面体的上部和下部,并且上嵌条的上平面高于墙面体的上平面,高出的高度差为h,而下嵌条的下表面也高于墙面体的下部平面,高出的高度差也为h,而高度差h是与上下相邻建筑砌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长度;
4)中间隔板沿Z方向固定安装在上嵌条和下嵌条内表面上,且中间隔板的上表面与上嵌条的上表面的高度齐平,中间隔板的下表面与下嵌条的下表面的高度齐平,中间隔板沿X方向均匀分布;
5)每个中间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至少一个连接轴孔,用于插入连接销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墙面体四个侧面均向墙面体内设有开口槽,与左右相邻建筑砌块的开口槽可以拼合成为插片槽,用于在其中插入插片。
所述的墙面体、隔离板、上、下嵌条是木板或木板段或复合木材料或竹复合材料或粘土或纤维水泥材料或秸秆复合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构成。
所述的上嵌条的上表面为平面或斜面或带有圆形倒角的斜面。
所述的开口槽从上至下沿Z方向贯穿墙面体的侧面。
所述的中间隔板为四块,沿X方向均匀分布,分别为第一中间隔板、第二中间隔板、第三中间隔板、第四中间隔板,每两块中间隔板的距离为a,而第一中间隔板、第四中间隔板离上、下嵌条的侧面距离都为a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还可以:
1)所述的墙面体,上、下嵌条、中间隔板均由整块材料构成;
2)或者墙面体,上、下嵌条、中间隔板均是由多个分块在同一层面沿X方向均匀排布形成一分块层构成,多个相同的分块层上下重叠拼接组合成整体;
3)再或者是墙面体,上、下嵌条、中间隔板均是由多个分块在奇数层沿一水平方向均匀排布形成奇数层分块层,在偶数层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形成偶数层分块层,奇数层分块层与偶数层分块层再上下重叠拼接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
所述的墙面体,上、下嵌条以及中间隔板之间的连接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进行。
所述的墙面体,上、下嵌条以及中间隔板采用木材料或竹材料或秸杆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时,它们之间的连接采用胶粘或胶粘加气钉钉入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多个单件组合结构,建筑砌块整体按标准化设计,加工尺寸准确,能保证各中间隔板安装尺寸公差小,使建筑砌块与砌块配合安装后的平面墙稳定性更好。
2、由于按标准化设计和加工建筑砌块,可实现生产自动化和包装自动化,因而制作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可以将建筑砌块分批运送再到现场组装,解决了搬运整体建筑容易受损带来的报废率大的问题。
4、砌块体积大小合理,相比以前的砌块运输体积缩小,包装方便,物流也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善晟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善晟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