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空气火炬废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1498.1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玉;老西林;王志强;张琳慧;周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玉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11/02;F23G7/06;F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空气 火炬 发电 综合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热回收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放空气火炬废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炬在炼油厂、焦化厂以及众多的石油化工企业被广泛地通过燃烧处理工序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有机可燃气体,既然是燃烧就不可避免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在已公开的各种文献中对火炬的无烟和无声燃烧报道很多但是都没有涉及废热回利用的内容,或墓前还未有好的方法对排空气火炬废热进行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空气火炬废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是由燃烧装置和废热综合利用装置组成,其中,燃烧装置是由废气排空管、燃气炉头、空气与热管、支架、夹套炉体、蛇管换热器、竖管换热器、防雨帽和自动点火控制器组成,废气排空管的上端设置有燃气炉头,废气排空管和燃气炉头位于空气预热管的中间,支架设置在空气与热管的外壁上,支架的上部与夹套炉体的外壁连接,夹套炉体的下端设置有喇叭口套在空气与热管的外部,夹套炉体的内壁设置有蛇管换热器,蛇管换热器的中间设置有竖管换热器,竖管换热器的下端穿过夹套炉体与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竖管换热器的上端与蛇管换热器连接,蛇管换热器的下端与夹套炉体的夹套内腔连接,夹套内腔的上端与蒸汽储罐连接,夹套炉体的顶端设置有防雨帽;
废热综合利用装置是由汽轮发电机、循环水箱、蒸汽冷凝器、列管换热器和循环水泵组成,汽轮发电机的蒸汽进口与蒸汽储罐连接,汽轮发电机的蒸汽出口与蒸汽冷凝器的进口连接,蒸汽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循环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水箱的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列管换热器设置在蒸汽冷凝器之中,列管换热器的进出水口与采暖设备和卫生洗浴设施连接。
夹套炉体的中间设置有凸环状膨胀燃烧室。
竖管换热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翅片。
燃气炉头的上部设置有镍铬合金催化助燃网罩。
废气排空管与空气预热管之间是内空气预热通道,空气预热管与夹套炉体下端之间的空间是外空气预热通道。
自动点火装置是由高压脉冲点火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点火器升降装置组成,高压脉冲点火控制器是由中央处理器、高压脉冲开关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伺服电机控制电路组成,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与高压脉冲开关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连接,高压脉冲开关电路为高压脉冲点火器提供高压脉冲电流;温度检测电路通过温度传感器收集火炬的燃烧状态信息,伺服电机控制点火器升降装置上下移动,在火炬熄灭时自动将火炬点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气炉头的外壁上;
点火器升降装置是由伺服电机、齿条滑套、升降齿条和点火头组成,伺服电机设置在高压脉冲点火控制器壳体之中,升降齿条设置在齿条滑套之中,伺服电机轴端的齿轮与升降齿条啮合,点火头设置在升降齿条顶部从壳体的上方伸至燃气炉头的上方,高压脉冲点火控制器壳体设置在废气排空管上。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废热综合回收利用,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废气废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放空气火炬废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动点火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支架1、内空气预热通道2、废气排空管3、燃气炉头4、空气预热管5、外空气预热通道6、镍铬合金催化助燃网罩7、凸环状膨胀燃烧室8、蛇管换热器9、夹套炉体10、防雨帽11、蒸汽储罐12、竖管换热器13、换热翅片14、管道15、汽轮发电机16、蒸汽冷凝器17、列管换热器18、循环水箱19、循环水泵20、温度传感器21、点火头22、升降齿条23、齿条滑套24、伺服电机25、高压脉冲点火控制器2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玉,未经张亚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