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具的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1949.1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花川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B13/00 | 分类号: | B26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者把持使用的用具的柄,尤其涉及剪刀以及其他的手工具的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剪刀的柄为金属制或硬质树脂制的硬的刚体,供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的指挂环不会变形。因此,有时与手指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匹配,用力使用时有时手指会感到疼痛。
对此,在下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剪刀中,通过在指挂环的内周侧设置软质树脂层,使指挂环能够变形,从而谋求解决上述的问题。
但是,仅单纯地设置软质树脂层,其效果未必充分,依然会在指挂环有点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1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对使用者把持使用的用具的柄加以改良,提供一种更便于使用的用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用具的柄具备硬质的芯构件和软质构件,该软质构件比上述芯构件软,具有使用者的手指接触的接触面部、和与接触面部相邻且为比周围薄的有底凹坑部。
在此,用具为除了剪刀之外还包括勺子、叉、刀、菜刀、筷子、笔具、钳子、装拆器等手工具、门、拐杖等的概念。在为门的情况下,该门的把手相当于本发明的柄,在为拐杖的情况下,使用者的手掌(掌底)接触的握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柄。
在本发明中,由有底凹坑部促进接触面部的变位乃至变形,赋予接触面部适度的柔软度,使得该接触面部与使用者的手指的大小和/或形状相适应。
另外,软质构件优选是具有使用者的手指接触的接触面部、与接触面部相邻且比周围薄的有底凹坑部、以及与有底凹坑部相连的贯通孔部。仅设置与接触面部相邻的贯通孔部,则接触面部会变得过于软,但通过毗连成形有底凹坑部和贯通孔部,能够兼顾接触面部的弹性变形性和保形性。对确保包括接触面部的软质构件的耐久性也是奏效的。
当做成具备供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的指挂部、且在该指挂部的内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上述接触面部时,则当在指挂部拔插手指等时,产生接触面部压缩贯通孔部并且退避的作用、或接触面部以有底凹坑部为支点倾斜的作用,有助于用具的使用感觉的提升。
当上述有底凹坑部和上述贯通孔部大致沿上述指挂部的内周形成为大致弧状时,则使得指挂部的内周的较宽的范围能够柔软地变形。
而且,当在上述贯通孔部的侧缘设置有上述有底凹坑部时,则能够将接触面部调整到适度的柔软度,并且也能够确保接触面部的保形性。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剪刀的柄。当在绕支轴相对转动的一对剪刀身各自的柄中,具备供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的指挂部,在上述指挂部的内周的在连结柄的基端和支轴的直线方向上相对的部位配置上述接触面部时,则在使用了该剪刀的剪切作业时在手指摩擦的部位存在柔软的接触面部,从而改善作为剪刀的手感。
另外,当在上述指挂部的内周中的面临(靠近)对方的剪刀身的指挂部的、内侧方的部位配置上述芯构件,在其他的部位配置上述接触面部时,则在剪切作业时通过上述芯构件容易对剪刀身施加握力,这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改良使用者把持使用的用具的柄,提供便于使用性(手感)更好的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柄的剪刀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刀刃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柄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柄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使用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使用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剪刀的使用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剪刀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勺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和图2中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用具为剪刀H。该剪刀H与已知的剪刀H同样地,是通过支轴3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结第一剪刀身1和第二剪刀身2而成的,所述第一剪刀身1在动刃11上安装有柄12,所述第二剪刀身2在静刃21上安装有柄22。
动刃11和静刃21都以例如不锈钢钢板等金属板为原材料,通过对整体一体地进行冲压(press)成形来进行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誉株式会社,未经国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