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滚轧污泥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087.4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王惠芸;席本强;胡竹云;高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式滚轧 污泥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滚轧污泥造粒机,属于工程机械类。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提速和污水集中处理率日益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急剧增长。根据有关预测,我国城市污水量在未来二十年还会有大幅度增长,2010年污水排放量将达到440×108m3/d;2020年污水排放量达到536×108m3/d;污泥量通常占污水量的0.3%~0.5%(体积)或者约为污水处理量的1%~2%(质量)。而且,若对污水再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会增加0.5~1倍。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不高(4.5%),且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污泥大约900万t,而且还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增长。
污泥填埋作为廉价实用的处理手段,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得到广泛推广采用,然而由于污泥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丰富,强度低,直接填埋易导致二次污染或发生填埋场失稳及突涌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污泥无害化处理的严峻态势极大的滞后了我国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步伐,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此,降低污泥含水率及有机质含量、提高污泥的强度必然是促进污泥填埋发展的必需手段。
对改性污泥进行粒化处理,实现污泥成型运输填埋,不仅有效的阻止了污泥滴溅及干化粉尘飞扬而造成的二次污染,也通过成型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强度,从而保证了污泥填埋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国内在污泥粒化填埋处理上还处于空白阶段,针对污泥的粒化的专用机械设备空前匮乏,而且部分现用设备还面临粒化颗粒成型不稳定,强度不高,连续作业率低等困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滚轧污泥造粒机,该一种带式滚轧污泥造粒机针对改性固化污泥具有成型速率快、颗粒强度高、可连续作业等优点,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污泥造粒机由床身(1)、出料斗(2)、前导向轮(3)、三角切刀(4)、下滚轧滚筒(5)、上滚轧滚筒(6)、下先导滚轧滚筒(7)、上先导滚轧滚筒(8)、上改向轮(9)、下尾轮(10)、进料斗(11)、电机、支架组成,在床身(1)的上方的前端设置有一对导向轮支架(12),在床身(1)的上方的后端设置一对尾轮支架(15),前导向轮(3)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导向轮支架(12)内,下尾轮(10)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尾轮支架(15)内,三角切刀(4)位于前导向轮(3)的上方,三角切刀(4)的轴和前导向轮(3)的轴平行且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导向轮支架(12)内,三角切刀(4)的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前导向轮(3)的轴的一端设置齿轮,三角切刀(4)的轴端的齿轮和前导向轮(3)的轴端的齿轮相互啮合,前导向轮(3)的轴端的齿轮与第一电机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导向轮支架(12)与尾轮支架(15)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架(13)和一对第二支架(14),第一支架(13)设置在导向轮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之间,下滚轧滚筒(5)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3)内,上滚轧滚筒(6)位于下滚轧滚筒(5)的上方,上滚轧滚筒(6)的轴和下滚轧滚筒(5)的轴平行且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3)内,上滚轧滚筒(6)的轴的一端设置齿轮,下滚轧滚筒(5)的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上滚轧滚筒(6)轴端的齿轮与下滚轧滚筒(5)轴端的齿轮相互啮合,下滚轧滚筒(5)轴端的齿轮与第二电机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下先导滚轧滚筒(7)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14)内,上先导滚轧滚筒(8)位于下先导滚轧滚筒(7)的上方,上先导滚轧滚筒(8)的轴和下先导滚轧滚筒(7)的轴平行且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14)内,上先导滚轧滚筒(8)的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下先导滚轧滚筒(7)的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上先导滚轧滚筒(8)轴端的齿轮与下先导滚轧滚筒(7)轴端的齿轮相互啮合,下先导滚轧滚筒(7)轴端的齿轮与第三电机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上改向轮(9)设置在上先导滚轧滚筒(8)和下尾轮(10)的上方,上改向轮(9)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上先导滚轧滚筒(8)和下尾轮(10)之间的副支撑支架上,副支撑架安装在床身(1)上;第一输送带穿过下滚轧滚筒(5)和上滚轧滚筒(6)及下先导滚轧滚筒(7)和上先导滚轧滚筒(8)之间,并套装在前导向轮(3)和下尾轮(10)上,第二输送带穿过下滚轧滚筒(5)和上滚轧滚筒(6)、下先导滚轧滚筒(7)和上先导滚轧滚筒(8)之间,并套装在上改向轮(9)和上滚轧滚筒(6)上;进料斗(11)固定安装在尾轮支架(15)上,并位于下尾轮(10)的上方,出料斗(2)固定安装在导向轮支架(12)上并位于前导向轮(3)的下方。所述的下滚轧滚筒(5)、上滚轧滚筒(6)、下先导滚轧滚筒(7)、上先导滚轧滚筒(8)采用槽型滚轧滚筒。所述的下滚轧滚筒(5)上的滚轧槽的中心线与下先导滚轧滚筒(7)上的滚轧槽的中心线相对应,上滚轧滚筒(6)上的滚轧槽的中心线和上先导滚轧滚筒(8)上的滚轧槽的中心线相对应。所述的滚轧滚筒(5)、下先导滚轧滚筒(7)和前导向轮(3)的下端在同一个切平面上,上滚轧滚筒(6)、上先导滚轧滚筒(8)和下尾轮(10)的上端在同一个切平面上。所述的下滚轧滚筒(5)和下先导滚轧滚筒(7)的两端断面上设置有包胶。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为柔性材料。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电机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剂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硝酸铵溶液射流搅拌用的泵送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