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回收高浓度油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2095.9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龙超;于伟华;吴剑;章亮;史嘉璐;李爱民;张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回收 浓度 油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的回收方法,更具体的说是采用吸附进行回收油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石化、交通等领域由于汽油等轻质油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挥发而产生严重的油品蒸发损耗,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为存贮、运输浪费的油品资源高达上百万吨。这种油品蒸发直接排放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还给企业带来火灾隐患,并造成油品数量损失和质量下降,逸散的油气还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严重影响大气环境。
油品在储存、转运等过程中,一般会产生浓度达30%(体积分数)以上的高浓度油气。目前对于高浓度油气主要采用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或组合工艺进行回收处理[陈家庆,曹建树,王建宏,李磊,油品大周转量场合的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研究,2008,39(7),64-71]。吸收法一般回收效率低;冷凝法需要低温深冷,能耗较大,回收油气成本较高;膜分离法回收率高、但投资过高、运行费用高。活性炭吸附法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回收的主流技术,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对于中低浓度油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高浓度汽油油气的回收,由于微孔密集活性炭的较低孔容导致其对油气吸附量偏低;而且吸附高浓度油气时热效应显著,高吸附热可导致炭层的严重劣化(炭化),甚至着火,尤其是我国汽油等油气高含烯烃及硫等杂质,在高吸附热作用下,易发生氧化、炭化、焦化、聚合,堵住活性炭有效微孔,从而造成吸附率下降,影响活性炭的使用寿命[黄维秋,吕爱华,钟璟,活性炭吸附回收高含量油气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7,1(2):73-77]。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高浓度油气回收中存在的吸附率过低及影响吸附剂的使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回收高浓度油气的方法,可高效、低成本回收高浓度的油气,使得油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技术方案
一种吸附回收高浓度油气的方法,其步骤为:
(1)将高浓度油气在常温、常压下,通过装有中孔吸附剂和微孔吸附剂双层固定床的吸附柱,其中中孔吸附剂在吸附柱的下部,微孔吸附剂在吸附柱的上部;
(2)接着,将步骤(1)中吸附了有机物的吸附剂在常温、真空下进行抽真空脱附,脱附的油气经冷凝或吸收后返回到油罐。
步骤(1)吸附柱出口油气浓度可降至25g/m3,达到油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控制标准;步骤(2)回到油罐的油气可以继续使用,这时的油气回收率达93%以上。
所述的步骤(2)中的真空为0.090Mpa以上。
所述的步骤(1)的油气通过装有中孔吸附剂和微孔吸附剂双层固定床的吸附柱的流速为0.1~0.5m/s。
所述的中孔吸附剂是指骨架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或二乙烯苯自聚的、孔径主要分布在2-50nm之间的中孔吸附树脂,如国产的NDA-1800树脂、NDA-1600树脂、美国的XAD-4树脂等;微孔吸附剂是指骨架为苯乙烯-二乙烯苯的超高交联微孔吸附树脂,如国产的NDA-150树脂、NDA-201树脂、NDA-100树脂或活性炭吸附剂,如国产的TX-4041、美国的F300D活性炭,其孔径主要分布在0~2nm之间。
所述的步骤(2)中脱附后期可用少量空气进行吹扫,以提高脱附率。
本发明提供的中孔吸附剂与微孔吸附剂组合的双层固定床(即在固定床下部填充中孔吸附剂、上部填充微孔吸附剂)吸附工艺,耦合了中孔吸附剂的高吸附容量和微孔吸附剂的高吸附效率,即高浓度油气由吸附柱下部进入,首先发挥中孔吸附剂的高吸附能力,使油气浓度大幅度降低,低浓度的油气再进入吸附柱上部,经微孔吸附剂的高效吸附,可确保出口油气浓度达标排放,从而实现高浓度油气的高效、低成本回收及稳定达标排放。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高浓度油气的特点,开发了中孔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与微孔吸附剂组合的双层固定床(即在固定床下部填充中孔吸附剂、上部填充微孔吸附剂)吸附工艺,耦合中孔吸附剂的高吸附容量和微孔吸附剂的高吸附效率,实现高浓度油气的高效利用;
(2)回到油罐的油气可以继续使用,这时的油气回收率达93%以上;
(3)吸附柱出口油气浓度可降至25g/m3,达到油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控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首先,在Φ0.8cm×20cm的玻璃吸附柱的下部装入1g NDA-1800树脂,上部装入0.5g NDA-150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