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条纹计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2211.7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祥;杨日尧;乔记平;杨建新;牛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9/02 | 分类号: | G01J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迈克 干涉仪 干涉 条纹 计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条纹计数器,属物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计算激光波长的最重要的仪器,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到干涉条纹后,旋转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微调手轮,可观察到干涉条纹一个个的涌出或陷入,记录涌出或陷入的条纹个数,并计算转盘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光波波长;一般实验要求连续测量七次,每次需要移动五十个条纹,但由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自动记录干涉条纹个数的计数装置,操作人员做实验时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调节微调手轮的同时,还要用眼睛观察光谱并记录涌出或陷入的干涉条纹数,记录移动的条纹数超过300个时,眼睛会十分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计算出的光波波长误差加大,严重影响了观察记录光波波长的进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干涉条纹计数器,采用主机+光电传感机相结合的设计,采用微计算机信息处理显示、光电传感器摄取光波条纹数,使迈克逊干涉仪的干涉条纹观察计数实现仪器化,以大幅度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结构由:主机箱、液晶显示屏、指示灯、启动开关、复位开关、传感器接插座、传感插座、主机电路板、光电传感机箱、传感电路板、光电传感器、开合窗、固定窗、支架、底座、托板、电缆、导线组成;
主机箱1的前部设有液晶显示屏2、指示灯3、启动开关4、复位开关5、传感器接插座6;主机箱1的内部设有交直流变压器14、主机电路板15,交直流变压器14通过导线17与主机电路板15联接,主机电路板15通过导线17与主机箱1前部的指示灯3、液晶显示屏2、启动开关4、复位开关5、传感器接插座6联接;主机箱1后部设有220V电源插座16,电源插座16通过导线17与交直流变压器14联接;主机箱1的侧部设置可移动的光电传感机箱7,并通过电缆13联接;
光电传感机箱7为矩形体,下部由底座8、支架9、托板10支撑,光电传感机箱7前部下方为固定窗11、前部上方为开合窗12,光电传感机箱7后部为后盖22,后盖22上设置传感插座19,传感插座19通过导线21联接传感电路板18,传感电路板18通过导线21联接光电传感器20,光电传感器20对准开合窗12,并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摄取干涉条纹信息。
所述的主机电路板15,由微计算机信息电路IC1、振荡电路IC2、A/D模数转换电路IC3、串口调试电路IC4、数码管显示驱动控制电路IC5、声音提示电路IC6、传感器信息存储电路IC7、直流电源转换电路IC8、交直流电源转换稳压整流电路IC9、复位电路IC10组成整体电路,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联接。
所述的光电传感器20的传感电路板18,由光电传感电路IT1、放大器电路IT2、信号调理电路IT3组成整体电路,各电路间由导线联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针对迈克尔逊干涉仪计算激光波长的实际情况,观察干涉条纹的难点,设计的一种干涉条纹计数器,采用主机箱+光电传感机箱相结合的设计,主机电路板和光电传感电路板相结合,完成采集条纹数量信息,并由微计算机信息处理电路进行计数、显示,得出最终干涉条纹数量,本装置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计数方便,快捷迅速,数据准确翔实,比普通眼睛观察计数可提高工效3-4倍,是十分理想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条纹计数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图1的D-D剖面图
图6为主机箱电路框图
图7为主机箱电路图
图8为光电传感机箱电路框图
图9为光电传感机箱电路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主机箱,2、液晶显示屏,3、指示灯,4、启动开关,5、复位开关,6、传感器接插座,7、光电传感机箱,8、底座,9、支架,10、托板,11、固定架,12、开合架,13、电缆,14、交直流变压器,15、主电路板,16、电源插座,17、导线,18、传感电路板,19、传感插座,20、光电传感器,21、导线,22、后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