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328.5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大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B60C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张建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内容涉及2009年4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095682中所包含的主题,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形成在侧壁部的外表面上的装饰部的充气轮胎,在侧壁部处,微小的凸脊布置成大致彼此平行。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中,胎体层的周向端部重叠而进行拼接的拼接部和在轮胎径向方向上翻起的端部表现为局部不规则的表面。这些不规则表面可降低轮胎的审美品质。如图6中所示的技术是作为用于使这些局部不规则表面不明显的传统技术,其中,带状装饰部3在轮胎的周向方向上形成在侧壁部2的外表面上,在轮胎的周向上布置有称为所谓的锯齿的很多微小的凸脊。JP-A-2004-299662中公开了此类构造的一个实例。
然而,锯齿通常通过在其上形成直线微小凸脊而布置在侧壁部外表面上的环形部中。因此,轮胎在使用时,应力就趋于集中在凸脊之间的凹部中,从而产生与侧壁部的反复变形相关联的裂纹。此外,由于由此产生的裂纹会沿凹口增长,故裂纹可变成降低轮胎耐用性的一个原因。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对通过设置由一组微小凸脊构成的带状装饰部来使出现在侧壁部外表面上的不规则部分不明显的方法进行了许多详细的研究。结果,已经得到证实的是,如JP-A-11-198614中所描述那样,不设置凸脊设置密度和凸脊倾斜角相同的那类带状装饰部,而是在轮胎径向方向上设置凸脊设置密度和凸脊倾斜角彼此不同的多个带状装饰部的组合来作为带状装饰部,由此可提高伪装效果。
作为在此情形中所使用的组合形式,重要的是相邻带状装饰部设置成通过边界彼此接触。已经得到证实的是,当带状装饰部如JP-A-9-315111中提出的那样进行组合而使得彼此邻近且带形区域不具有置入其间的设计时,伪装效果就会降低。
然而,在JP-A-11-198614中所述的充气轮胎中,尽管由于组成带状装饰部的凸脊延长的同时在轮胎径向上形成弯部而提高了伪装不规则部分的伪装效果,但侧壁部反复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却较为集中,所造成问题在于,凸脊之间的凹部中产生了裂纹,从而缩短了轮胎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形成在侧壁部的外表面上的装饰部,在侧壁部上,微小凸脊布置成大致平行,其中装饰部上的凹部中的裂纹的产生和增长受到了抑制,从而提高了其耐用性,同时使侧壁部上产生的不规则表面不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包括:形成在侧壁部的外表面上以便在轮胎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装饰部,装饰部包括多个凸脊,凸脊布置成彼此平行且彼此间隔开,以便在凸脊之间得到微小间隙,其中该装饰部包括:具有第一凸脊布置密度和第一凸脊倾斜方向的第一带状装饰部;以及具有比第一凸脊布置密度低的第二凸脊布置密度和不同于第一凸脊倾斜方向的第二凸脊倾斜方向的第二带状装饰部,其中第一带状装饰部和第二带状装饰部设置成在轮胎径向方向上彼此邻近而共用边界,并且其中第一带状装饰部的10%以上的凸脊形成为在边界处由第二带状装饰部的凸脊间断。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实现本发明的各种特征的总体构造。所提供的附图和相关描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2为示出由图1中的附图标记R指出的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3为沿线III-III截取且在指出图2中线的箭头所指出的方向上观察的截面图。
图4A和图4B为对应于图3的示出其他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其他实施例的沿位于带状装饰部之间边界处的凸脊之间的凹部截取的截面图。
图6为装饰部形成在侧壁部上的传统轮胎的局部断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其重复的描述将省略。所宣称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附图中示出和下文描述的那些实例。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实例的侧视图。图2为由图1中的附图标记R指出的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在图1中,根据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具有形成在侧壁部2的外表面上以便在轮胎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装饰部3。装饰部3形成为具有多个凸脊,所述多个凸脊布置成彼此大致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在所述凸脊之间限定微小间隙。装饰部3由多个(图中为两个)带状装饰部3A、3B构成,带状装饰部的凸脊布置密度和凸脊倾斜方向彼此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