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507.9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崇贤 |
主分类号: | B21D53/08 | 分类号: | B21D5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散热片 热管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主要是利用散热片的异形孔(如多边形孔)配合冲压模具针对热管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挤,相对变形产生异形边壁形态,使散热片与热管呈紧配结合。
背景技术
习知散热器,主要构件系包含散热片、热管及底座,其中针对散热片与热管的结合,最常见是采用焊接方式,为利用电镀、锡膏或黏接剂等制造工序或加工媒介物,而将散热片与热管焊接结合,但并不符合环保要求。
已知关于散热片与热管的结合技术,亦有人在散热片表面设通孔及连通通孔的穿槽,利用头端呈连续凹凸冲头的模压件穿入穿槽,再冲压成型可压迫热管与通孔紧结的凹部,达到紧结一体的效果;但上述习知技术,主要是在热管的管身冲压形成复数个点状间隔的凹部,因此当然也会在热管的管内造成复数个间隔的相对凸部,故仍会缩小改变热管的内径,依旧还是会造成热管内液体流通的阻力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系包括复数个散热片、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底座,各散热片系与底座结合,热管为分别贯穿嵌合于散热片与底座,其中,各散热片的上端面系开设一个以上的凹孔槽,且凹孔槽底部系延伸形成一不同于热管管身形状的异形孔,乃利用复数相邻的凹孔槽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具通过的长槽沟,并将热管对应置入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内,因此配合治具再藉冲压模具通过长槽沟,以针对热管的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的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挤,进而相对变形产生异形边壁形态,使散热片与热管获得紧配的组合。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散热片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其系可为一多边形孔,或可为其它呈规则或不规则的任意几近形状孔,使热管的管身受到该异形孔的匹配压挤后,可依异形孔的形状而相对变形为各种匹配的边壁形态。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系可开设二个以上的凹孔槽,以供配合二个以上的热管形成相反方向的紧配组合。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散热片的异形孔系从侧面方向延伸具有相同异形的托持部,因此可前后相邻并衔接构成一可容纳热管的管形空间,使散热片与热管紧配组合时,能产生更佳紧配的包置结合。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的散热片并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片,以使前后相邻的各散热片可藉此形成紧密的扣接连结。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散热片与底座的结合,系可在底座设有一鸠尾凸部,而在散热片底部相对设有一鸠尾凹部,且可在底座鸠尾凸部的两侧增设复数道的倒勾齿,使散热片嵌入底座时,能获得更稳固的紧配结合而不会脱离,亦确保散热片、热管与底座各构件的组合更紧密扎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片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片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尚未置入热管时组合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于组装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于冲压模具冲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于冲压模具冲压前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于冲压模具冲压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散热片异形孔设为其它几近形状孔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散热片异形孔设为六边形孔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热管呈不同方向嵌合的实施例图;
图13为本发明结合一风扇组的实施例图;
图14为图13的底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散热片1
热管2
底座3
凹孔槽11
异形孔111
冲压模具4
长槽沟110
异形边壁21
托持部112
扣接片12
风扇组5
鸠尾凸部31
鸠尾凹部13
倒勾齿311
开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为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包括复数个散热片1、一个以上的热管2及一底座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崇贤,未经黄崇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超声复合外场连续铸轧装置
- 下一篇:轧机用成品钢带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