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代步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2649.5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武强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9/00;B62L3/04;B62K2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代步 | ||
1.一种便携式代步车,包括车把竖杆、车把横杆、车把、前叉、脚踏板、制动器、车架及前、后轮组成,后轮固定在后轴上,后轴右侧装有小飞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由车前架、车下架和连接件组成,车前架横截面为矩形,其顶端左右两侧各开有一个横槽,每个横槽上装有车把竖杆轴用于连接车把竖杆;车前架上端带有后轮收槽,其下端开衩,开衩端上部带有前轮收槽,下部插入前叉并由前轴将两者相连接,车前架能绕前轴向前转动;
前叉横截面为矩形,其上端前面带有锁紧钥,后部是叉立管架;叉立管架呈上下两平板状,其上带有圆孔,上下螺丝盖通过圆孔能固定叉立管内管;叉立管内管为圆管状,上下两端内侧带有和螺丝盖相适配的螺纹;前叉中间带有前轴孔;叉立管架和前轴孔之间带有卡位挡板,用于车前架向后转动时的定位;前叉下端是两前叉脚,两前叉脚底部固定在前轮轴承的内套上;
前轮由轴承和轮胎构成,轮胎装在轴承的外套上;
连接件横截面为矩形,前端固定有叉立管外管,中间带有车把插孔,后端呈立圆形,立圆中间为中轴孔,连接件的立圆上界面处带有台跟;叉立管外管为圆管状,和叉立管内管相适配,叉立管内管能套入叉立管外管中,两者绕轴向作相对转动;
车下架横截面为矩形,其前后端翘起呈立圆形,前立圆端开有竖槽,立圆中间为中轴孔,连接件的立圆恰能插入竖槽内并由中轴将两者相连接,前立圆上界面处带有台跟,在展开骑行时能与连接件上的台跟咬合,靠重力即可实现无锁紧装置的固定方式;车下架前部带有前轮收槽,后部叉开,后立圆中间带有后轴孔,由后轴将后轮固定在其中;
脚踏板位于车下架两侧,左脚踏板通过枢轴固定在车下架上,并能绕枢轴向外侧转动使两者定位在直角位置;右脚踏板由腹板和翼板组成,翼板通过枢轴固定在腹板中间部位并能绕枢轴向外侧转动使两者定位在直角位置;腹板为平板状,其前端上翘呈立圆形,立圆中间为中轴孔,通过中轴孔将其固定在中轴上;腹板后端为弧形齿条,其上的齿牙和后轴右侧小飞轮上的齿槽相咬合;腹板前端位于车下架前部带有限位螺栓,以限制腹板上的弧形齿条脱位,限位螺栓上装有弹簧能使腹板复位;
制动器包括刹车踏板、刹车连杆和制动片,刹车连杆呈L型,前端上翘且内上侧装有枢轴,刹车踏板通过枢轴固定在刹车连杆前端上并能绕枢轴向外转动使刹车踏板平面和刹车连杆定位在直角位置;在刹车连杆前端靠近刹车踏板的位置开有限位螺栓开口;刹车连杆后端内弯且横向呈U型框状,U型框上带有轴孔,连杆轴通过轴孔将刹车连杆装在车下架右侧,使得刹车连杆位于脚踏板的下方,其上的刹车踏板位于右脚踏板的翼板前上方;车下架上的限位螺栓从刹车连杆的限位螺栓开口处伸出,对制动器起到限位的作用;刹车连杆后端的U型框底上带有制动片,制动片贴近后轮;右脚踩踏刹车踏板时,以连杆轴作为支点,通过杠杆原理使得刹车连杆后端的制动片产生位移并贴合在后轮上对其施以踏刹制动力;为使制动片在正常行驶时不起作用,在连杆轴外端装有刹车复位弹簧用于复位;
车把竖杆由左右两竖杆构成;两竖杆中上部位前折,上端两外侧分别固定有车把;两竖杆下端带有孔洞,由车把竖杆轴通过孔洞分别将两竖杆固定在车前架顶端上,两车把竖杆各自能绕车把竖杆轴向两侧面转动;车把横杆一端带有铰链,由铰链将其固定在右侧车把竖杆中下部位内侧上,并能绕铰链做侧面转动;车把横杆另一端带有凸起;在左侧车把竖杆中下部位内侧固定有带凹槽的卡件,其位置与右侧车把竖杆上铰链所处位置相对应;车把横杆上的凸起横向插到卡件的凹槽内将其固定,从而达到固定两车把竖杆相对位置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飞轮的轮齿是齿槽,和弧形齿条上的齿牙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车把为中空的正六边形长方体,两车把轴心错开,车把沿径向开槽,代步车折叠时两车把能通过车把上的槽口进行对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武强,未经李武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6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深度三维控制拖曳体
- 下一篇:一种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