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3045.2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奇典;黄弘明;江文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触控板 接近 侦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及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触控技术有电阻式及电容式两种,电阻式触控板运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定位接触点,电容式触控板通过侦测电容值的变化量定位接触点。目前有某些装置加设接近侦测的功能,但不论其是使用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板,该接近侦测的功能都是以光学传感器达成。该光学传感器设置在触控板附近,当有对象接近该触控板时,该光学传感器会侦测到该对象并通知该装置。但是使用光学传感器的接近侦测方法增加光学传感器及其后端电路的成本,更需要考虑设置该光学传感器的空间。
因此,有待于公开一种使用电容式触控板本身达成接近侦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包含在施加第一调变信号驱动受测感应线时,同时施加与该第一调变信号同相的第二调变信号驱动多条非受测感应线,从该受测感应线产生的信号解调取得侦测值(此侦测值所代表的是受测感应线的电容值的变化量),根据该侦测值的大小判断是否有对象接近该电容式触控板。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包含施加同一调变信号驱动多条感应线,从其产生的信号解调取得侦测值,根据该侦测值的大小判断是否有对象接近该电容式触控板。
根据本发明,一种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包含将该电容式触控板操作于接近侦测以判断是否有对象接近,若有对象接近,则切换该电容式触控板操作于定位侦测以侦测该对象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包含将该电容式触控板操作于接近侦测以判断是否有对象接近,若有对象接近,则锁定该电容式触控板禁止其操作于定位侦测以避免误动作。
根据本发明,一种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包含将该电容式触控板操作于接近侦测以判断是否有对象接近,若有对象接近,且使用该电容式触控板的系统于待机状态,则唤醒该系统。
本发明公开的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方法及利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接近侦测的控制方法,无需设置光学传感器,也就无需考虑设置该光学传感器的空间,降低了后端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电容式触控板系统;
图2是调变器对感应线充放电产生的电压波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近侦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
图4是定位侦测与接近侦测的电容值的变化量投影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接近侦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的接近侦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图7是包含本发明的接近侦测的电容式触控板的校正流程图;
图8是应用本发明的接近侦测控制电容式触控板的第一实施例;以及
图9是应用本发明的接近侦测控制电容式触控板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电容式触控板系统,触控板10包含X轴感应线12及Y轴感应线14,模拟多任务器16从众多感应线选择一或多条连接调变器18,调变器18为电流源,其频率与电流是可调的,用以提供调变信号D1、D2施加到选择的感应线,对其充放电,受调变信号D1驱动的感应线连接解调器20,受其解调,而调变信号D2驱动的感应线不连接解调器20,调变信号D1、D2要驱动的感应线由微控制器22的程序选取。此系统在侦测前先进行初始化,调整调变器18提供的电流大小及后端电路24中各组件的模拟参数,使解调器20解调后的信号经过后端电路24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DC)26得到的侦测值落在预设的范围内,以便微控制器22读取。
图2是调变器18对感应线充放电产生的电压波形,若无对象接近受测感应线,则从其侦测到的电压信号为波形28;若有对象接近受测感应线,则因为受测感应线的电容值增加,以相同大小的电流对其充放电而所侦测到的电压信号变成波形30。解调器20将波形28或30解调产生直流电压信号,无对象接近时的直流位准为V1,有物件接近时为较小的直流位准V2。利用CV=IT的公式,从直流位准V1及V2之间的差值即可推算受测感应线的电容值的变化量,进而判断是否有对象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