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3699.5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于刚;卞双;邢长燕;张光;鞠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2;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联产 耦合 实现 区域 冷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厂汽轮机、热网加热器、热泵、冰蓄冷系统以及附属设备,采用相应的管路连接组成;电厂发电汽轮机(1)分别连接凝汽器(2)和一次热网加热器(5),一次热网加热器(5)连接二级热网加热器(7),不同的二级热网加热器(7)间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凝汽器(2)分别连接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和经过循环水泵连接第三三通阀(12),第三三通阀(12)分别连接至厂区内热泵系统(4)的回水口和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冷端工质出口;厂区内热泵系统(4)经第四三通阀(13)分别连接至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和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冷端工质入口;厂区冷热用户(19)分别通过第五三通阀(14)、第六三通阀(15)连接至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供冷端的出口和入口;
所述厂区冷热用户(19)和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还通过第五三通阀(14)连接第二三通阀(11),并通过第二三通阀(11)分别与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和厂区内热泵系统(4)连接,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再通过循环泵和凝汽器(2)连接;厂区冷热用户(19)和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还通过第六三通阀(15)连接第一三通阀(10),并通过第一三通阀(10)分别与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和厂区内热泵系统(4)连接;
二级热网加热器(7)可通过第八三通阀(17)、第七三通阀(16)和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8)的压缩系统(8-1)的连接,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8)连接厂区外冰蓄冷系统(9),厂区外冰蓄冷系统(9)直接和厂区外冷热用户(18)连接,厂区外冷热用户(18)的冷热输入、输出分别连接上述第八三通阀(17)和第七三通阀(16)。
2.一种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电联产和热泵的协同作用,通过热电联产的热网,向用户提供冷量和生活热水,实现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提高了制冷系统过程的效率,降低了能耗,包括:
在电厂内的制冷通过热泵来实现,厂区内热泵系统在电厂夜间低负荷时工作,厂区内热泵系统通过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降低了低温热源的温度,低温热源和电厂内冰蓄冷系统换热将冷量储存起来,储存起来的冷量通过工质释放给厂区的冷热用户;具体而已,制冷时,通过第三三通阀(12)和第四三通阀(13)的切换控制,第三三通阀(12)、第四三通阀(13)、厂区内热泵系统(4)和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组成回路,厂区内热泵系统(4)从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吸收热量降低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温度;通过第五三通阀(14)和第六三通阀(15)的切换控制,第五三通阀(14)、第六三通阀(15)、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和厂区冷热用户(19)组成闭合回路,工质在其中循环将厂区内冰蓄冷系统(6)的冷量供给厂区冷热用户(19);通过第一三通阀(10)和第二三通阀(11)的切换控制,第一三通阀(10)、第二三通阀(11)、厂区内热泵系统(4)和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组成回路,厂区内热泵系统(4)高温热汇的热量通过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3)排放到环境;
在电厂外也通过热泵来实现区域制冷,热电联产热网水除了供应生活热水外,其热量作为热泵的热源加热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驱动热泵的运行,热泵的冷凝器向外界用户供冷,从而实现冷热联供,系统采用冰蓄冷系统来储存冷量,储存起来的冷量通过工质释放给厂区外的冷热用户;具体而已,制冷时,通过第七三通阀(16)、第八三通阀(17)的切换控制,第七三通阀(16)、第八三通阀(17)、二级热网加热器(7)和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压缩系统(8-1)组成回路,二级热网加热器(7)的热水为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压缩系统(8-1)提供热量加热,促进其工质的蒸发以完成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8)的循环;厂区外吸收式热泵系统(8)吸收厂区外冰蓄冷系统(9)的能量降低厂区外冰蓄冷系统(9)的温度,而厂区外冷热用户(18)通过工质的循环利用厂区外冰蓄冷系统(9)的冷量的冷量实现温度的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采用吸收式热泵或采用压缩式热泵;如果采用吸收式热泵,其热源是汽轮机中的抽汽或由热电联产的热网水提供;如果采用压缩式热泵,通过小汽轮机或电动机来驱动,而其中的小汽轮机通过电厂汽轮机组的抽汽来驱动;热泵系统中的冷却水输送到电厂冷却塔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的系统及方法,当热网通过蒸汽供应能量时,热网蒸汽可以代替二级热网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6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LNG冷能的全液体空气分离装置
- 下一篇:阳台壁挂太阳能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