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4218.2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翟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9/00;F04D29/34;F04D29/38;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牵引 电机 制动 冷却系统 叶轮 轴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够与双叶轴流叶轮中的前、后叶轮形成动态匹配,又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阻、降低风机噪音、提高风机效率的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主要用于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属轴流风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100445569C、名称“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双叶轮轴流风机”,以现有包括机壳、前后叶轮及电机的轴流风机为基础,将电机的轴向支撑板改为按气流方向设计的流线型导向板,电机支撑板与分布在电机外周且固定在机壳上的流线型导叶共同构成中间导叶,再同时改进前后叶轮的叶型设计,叶片采用外宽内窄前掠状,并按不等距方式排列在轮毂上,叶片内外径截面重心联线与径向直线间的夹角为20°~30°,相邻叶片间的夹角为55°~95°。本发明新型流线型电机支撑板及叶轮叶片,可改善风机运行条件,提高风机效率,降低气流分离,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节能和降噪。该双叶轮轴流风机主要用于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以其达到改善风机运行条件,提高风机效率,降低噪音的目的。但是背景技术的电机的轴向支撑板虽然是按气流方向设计成流线型导向板,但于由于流线型导向板为固定导向板,其导向的角度为固定角度,它无法与前、后叶轮形成动态配合,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风阻,该风阻不仅直接影响风机效率,而且噪音大。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与双叶轴流叶轮中的前、后叶轮形成动态匹配,又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阻、降低风机噪音、提高风机效率的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双叶轮轴流风机中的电机的机身上装有叶轮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位于电机机身上的叶轮可以与前、后叶轮形成动态配合,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前叶轮产生的风量加速导流到后叶轮或将后叶轮产生的风量加速导流到前叶轮,而且在风量及风速的传导过程中,由于动叶轮的导流叶与前、后叶轮匹配,因此不仅产生的风阻系数小,而且噪声小,效率高。2、叶轮一侧或二侧采用三片流线型导流板将电机固定在轴流风机壳中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三片流线型导流板是按气流方向设计而成,因此采用三片流线型导流板既可以将电机固定在轴流风机壳中间,又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使轴流风机的冷却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方案1: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它包括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双叶轮轴流风机,所述双叶轮轴流风机中的电机的机身上装有能够转动的叶轮。
技术方案2: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的风冷方法,三叶轴流风机中同轴电机上的前叶轮转动所产生的风量通过叶轮导流至后叶轮,且由后叶轮导出。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由于位于前、后叶轮之间的叶轮,不仅能够与前、后叶轮形成良好的动态配合,而且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背景技术存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提高风机的效率和降低风机的噪音和风阻,满足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的需要;二是由于风机的风阻系数降低、效率提高,因此达到了节省能耗的目的;三是流线型导流板的设置,既起到了固定三叶轴流风机的目的,又起到了整流的作用,使三叶轴流风机风流达到稳流、高速、有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前叶轮,2为流线型导流板,3后叶轮,4为电机,5为轴流风机壳,6为叶轮,7为轴承。
图2是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前叶轮,2为流线型导流板,3后叶轮,4为电机,5为轴流风机壳,6为叶轮,7为轴承。
图3是图1和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和3。地铁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三叶轮轴流风机,它包括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双叶轮轴流风机,双叶轴流风机的制作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所述双叶轮轴流风机中的电机4的机身上装有能够转动的叶轮6。所述叶轮6套在轴承7的外圈上,轴承7的内圈与电机4的机身固定连接,叶轮6套装在轴承7的外圈上且由叶轮7带动轴承7外圈转动。所述叶轮6为无源叶轮。所述叶轮6一侧采用三片流线型导流板2将电机4固定在轴流风机壳5中且进风口与前叶轮1出风口匹配、出风口与后叶轮3进风口匹配,即三片流线型导流板2等角将电机4固定在轴流风机壳5中且位于叶轮6一侧。所述三片流线型导流板2等角分布,即120度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4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