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显示器以及背光模块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6870.8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名;沈文斌;邱鹏严;吴居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F21V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樊一槿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显示器 以及 反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面光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器以及背光模块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是应用于显示装置中,以提供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传统的背光模块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作为发光源。但近年来,因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且发光二极管具有小体积与省电等优点,所以发光二极管已逐渐广泛地应用于背光模块中。
图1是现有的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背光模块100包括光源组110、导光板120及多片光学膜130。导光板120具有相邻的入光面122与出光面124,光源组110配置于入光面122旁,而光学膜130配置于出光面124上。光源组110包括电路板112及配置于电路板112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14。发光二极管114用以提供光线至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导光板120用以将光线转换成面光源,而光学膜130用以将面光源均匀化。光学膜130包含扩散膜与增亮膜等。
在导光板120的靠近入光面122的部分,由于光线的混光距离不够,容易产生明显的亮暗纹相间的情形,导致面光源的均匀度不佳。为了改善此缺点,需使液晶显示面板50的显示区52至发光二极管114的间距D2与发光二极管114之间的间距D1的比值增加至0.8以上,即D2/D1>0.8。换言之,现有技术是通过缩小发光二极管114之间的间距D1,使D2/D1>0.8,以改善面光源的均匀度。然而,如此将增加发光二极管114的使用数量,导致背光模块100的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提供均匀度较佳的面光源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具有显示质量佳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以降低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及多个点光源。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且反射罩配置于入光面旁。反射罩包括反射部,且反射部设有多个微结构。点光源用于分别提供光线至反射部,且反射部用于将光线反射至入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还具有相对的底面及出光面,其中入光面连接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反射罩还包括位于底面旁的底部,而反射部连接于底部的远离入光面的侧边,并从该侧边延伸至出光面与入光面的连接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点光源配置于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部为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部与反射部为一体成型,反射罩还包括设于反射部的反射膜,且反射膜包含微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点光源设于底部下方,且底部设有对应点光源的多个贯孔,而点光源提供的光线经由贯孔而传递至反射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平面通过底部的远离入光面的侧边及入光面与出光面的连接处,且参考平面与底部之间的夹角介于30度至6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微结构的尺寸介于5微米至500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部的反射面为平面或曲面,且微结构设于反射面。
为达到上述优点,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及多个点光源。导光板具有底面、出光面与入光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且入光面连接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反射罩配置于入光面旁,且反射罩包括反射部及位于底面旁的底部,其中底部与反射部为一体成型。反射部连接于底部的远离入光面的侧边,并从该侧边延伸至出光面与入光面的连接处。点光源直接设置于底部上,点光源用于分别提供光线至反射部,且反射部用于将光线反射至入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部为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罩还包括设于反射部的反射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平面通过底部的远离入光面的侧边及入光面与出光面的连接处,且参考平面与底部之间的夹角介于30度至6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部的反射面为平面或曲面。
为达到上述优点,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上述两种背光模块其中一个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的一侧,且包含显示区,其中显示区至点光源的间距与点光源之间的间距比值大于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中频/低中频可配置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 下一篇:折叠式摩托车雨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