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辊道的空心辊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6877.X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陶功明;刘自彩;程铖;马胜利;吴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加工的运输辊道,尤其是一种用于辊道的空心辊。
背景技术
运输辊道在型材生产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起到承重、运输等作用。在生产中,轧件通过辊道时将会对辊道辊子表面造成磨损,而辊子表面磨损后会对型材的表面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用于运输重辊等质量大、表面精度要求高的型材时。目前的辊子通常为空心辊,由辊体、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传动侧轴头、从动侧轴头组成,辊体通常由无缝钢管制成的,各组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
目前,对于辊道磨损的解决方式有三种:优化辊子材质、激光表面处理、人工堆焊修补。优化辊子材质、激光表面处理是在辊子制作时采用的方案,增加辊子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而在使用过程中仅能通过人工堆焊的方式对辊子表面磨损部分进行焊补,补焊通常在磨损部位磨损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如15~20mm时,但焊补质量不高,经常会刮伤轧件。同时,辊道磨损的现象存在于整个生产线,需焊补辊子数量大、焊补耗时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难以在维护检修周期内完成。就钢轨生产而言,产品中相当普遍的存在磨损辊道刮伤钢轨的现象,而现在的钢轨的生产标准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内的铁标还是国外的EM标准等都对钢轨的表面质量有极高的要求,从而减低了钢轨的成材率。
另外,由于辊道受损区域非常集中,因此也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以某轨梁厂万能线所使用的辊道为例,其辊子长度为1600mm,由于轧件宽度为200~250mm,因此在生产时使用的长度仅为200~250mm,同时综合考虑轧件出钢偏移的情况,实际最大磨损宽度为500~600mm,范围仅为辊道长度的(600/1600)*100%=37.5%,其浪费程度达到了6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磨损辊面、提高轧件表面质量、减少维护时间的用于辊道的空心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辊道的空心辊,由辊体、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传动侧轴头、从动侧轴头组成,所述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分别通过插接配合定位于辊体两端,辊体、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三者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连为一体;所述插接配合由相配合的插头和插槽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辊道辊子的磨损主要集中在辊体,因此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与传动侧轴头、从动侧轴头依然采用焊接固定,而辊体与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则分别通过插接配合导向、快速定位,并通过可拆卸连接固定。在辊体磨损后,通过更换辊体,快速更换磨损辊面,能够实现辊道的快速维护,提高轧件表面质量、减少维护时间,增加轧制生产线的利用率,增加型材的成材率。被更换的辊体通过离线维护,不受时间、场地的影响,能够保证维护后辊体及其表面的质量,延长了辊体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辊耗;更换辊体时,两端端件、轴头无需更换,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为了保证辊体两端的支撑,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是与辊体同轴的柱状体,且插头柱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定位平面;所述插槽的凹腔截面与插头截面形状一致;所述插头前端面与插槽槽底接触或者所述插槽端面与插头后端面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和插槽的截面均为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侧端件、从动侧端件分别通过插接配合轴向定位于辊体两端,所述可拆卸连接是穿过辊体且一端与传动侧端件或者传动侧轴头、另一端与从动侧端件或者从动侧轴头通过轴向限位结构相连的连杆。连杆的力使得辊体产生变形应力,提高连接强度。
为了保证辊体的变形应力分布与辊体的表面,所述插头设置于辊体两端,所述插槽设置于传动侧端件和从动侧端件;所述插槽端面与插头后端面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与传动侧端件或者传动侧轴头通过卡接限位结构固定、与从动侧端件或者从动侧轴头通过螺栓限位结构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辊体周向上连接强度、变形、应力分布的均匀,所述连杆与辊体同轴,所述从动侧轴头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中心通孔,所述连杆对应端头穿出从动侧轴头的中心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侧端件包括筒节和隔板,所述筒节的通孔通过隔板间隔为两部分,其中靠近辊体一端为由筒节侧壁和隔板包围构成的插槽,另一端为由筒节侧壁和隔板包围构成的传动侧轴头固定槽,所述传动侧轴头通过幅板固定与固定槽内;所述卡接限位结构由设置于隔板上的通孔、设置于连杆端头的卡块构成,所述通孔与卡块所在位置的连杆截面相一致;所述幅板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宽度大于卡块轴向厚度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