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导湿织物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7357.0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施楣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B1/24 | 分类号: | D04B1/24;D04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导 织物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导湿织物的加工方法,其单向导湿性能通过织物染整方式获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体育锻炼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运动服的销量与用量也在逐步增大,按其用途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①专业运动员穿用——要求具有功能性,如滑雪服、体操服、乒乓服、自行车服等;②运动便服——非正式的体育锻炼服装以及旅游服。主要品种有背心、短裤、汗衫、棉毛衫裤、绒衣绒裤等。为了使运动员保持舒适的感觉,在运动服的材料上着重对织物吸湿、快干机能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①开发和应用多孔、中空、高吸水、包芯等舒适功能纤维;②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纤维的复合,使产品在外观、手感、功能性等方面产生新的特性;③积极采用超细纤维等;④对服装面料进行防水、透湿、透气涂层整理,使之具有能阻挡外部雨水的同时又能散发内部汗液或水蒸气,从而获得耐水和透湿的功能等。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于高导湿服装面料的研究有大量的文献报导,从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公布的专利技术看,研究主要集中于导水快干纤维、运动服装、休闲服装面料等范围。
已经商品化的纤维或面料品种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美国杜邦的Coolmax、Dacron、台湾中兴的Coolplus、韩国晓星Aerocool、日本东洋纺的Triactor、我国仪征化纤的Coolbst以及国产Coolking等,这些纤维均具有十字形、H形、Y形或中空等异型截面,利用其表面微细沟槽和纤维间空隙的毛细力实现吸湿导湿。
吸湿快干服装面料大多是单纯利用上述导湿纤维纯纺或混纺制成针织物或机织物,吸湿快干性能好于传统材料,但不具备单向导汗功能,适用于运动量不大的休闲服装。但在大运动量下汗水较多时,还是会在贴于皮肤的织物间存留较多汗水而产生湿粘感,影响舒适性。针对运动服及夏用服装面料,近年来国内外也开发了许多两种不同原料纱线经织造复合而成的单向导汗及舒适快干的面料,其共同特征是具备快速吸汗及向织物外层快速传递扩散并保持服装内部干爽的微气候环境,使服装在显汗的状态下不粘着皮肤并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由于上述技术的产品大多受原材料所限,花色品种不够丰富,成本也较高。为此,本发明通过适当的后整理技术,使用比较常规的织物实现单向导湿性能,扩大了品种范围,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适当的染整技术,提供一种生产单向导湿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加工的单向导湿织物与其他加工技术相比,对纤维、纱、织物规格要求比较低,适应大多数面料,单向导湿效果明显,生产稳定,产品性能一致性好。运动时穿用该面料制成的服装,可快速将衣内皮肤表面的汗液通过面料导向服装外表面,减轻面料粘身程度,改善穿着舒适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向导湿织物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坯布准备;包括染前检验、配布、缝接等。
第二步:烧毛;去除含天然纤维织物表面的毛羽,改善成品织物表面光洁度。
第三步:煮漂;
第四步:预定型;减少后面染色时的褶皱,提高织物组织和尺寸稳定性。
第五步:丝光;对于含棉织物,丝光工艺可改善织物中棉纤维的形态,提高棉用染料上染率和鲜艳度。
第六步:增白/染色/印花;对于白色织物根据需要进行增白处理;对于需要染色或印花的织物,要对织物中不同组分分别进行着色。
第七步:定形或烘干;使织物平整,便于后续加工。
第八步:单面整理;采用圆网或平网印花机对织物进行单面拒水整理,赋予织物两面不同的表面性能。
第九步:亲水整理;将经过单面整理的织物继续做亲水整理,强化织物两面不同的亲水效应。
第十步:水洗;对经过上述加工的织物进行皂洗,去除织物上残留的多余助剂。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煮漂之前,还包括退浆处理步骤。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六步增白/染色/印花之后,还包括一个烧毛步骤。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六步增白/染色/印花之后,还包括纤维素酶处理步骤。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步单面整理在圆网或平网印花机上进行。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机的印花网规格为80目至125目,其上均匀分布正方形方格花纹,其中方格内为通透部分,边长为0.6mm-1.5mm,方格间距为0.2mm-0.5mm;通透方格部分占印花网总面积的5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7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