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半轴套管或工程机械支承轴一模双顶挤压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7733.6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杰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67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轴套 工程机械 支承 轴一模双顶 挤压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和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车桥桥端半轴套管和工程机械桥端支承轴的新型锻造挤压成型新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汽车车桥半轴套管和工程机械桥端支承轴大多采用立式热模锻造或多模热挤压成型工艺,以前的工艺方法存在工序较多,如:加热—压型—浅冲—深冲等工序;存在需用设备较多,如:压型需要一台设备,浅冲需要一台设备,深冲需要一套设备,即两台或三台设备成型;存在工件周转工步多,造成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件热损失大等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汽车半轴套管或工程机械支承轴一模双顶成型新工艺,该新工艺采用卧式热模锻造挤压成型工艺,只需一套模具、一台成型设备成型;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一模双顶挤压成型新工艺,用于制造汽车半轴套管和工程机械支承轴的锻造毛坯,以达到减少生产工序、减少生产用设备数量、减少生产用设备的投资额、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能耗、减小生产占地空间、改善劳动条件等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步骤为:
将锻造挤压模具水平放置,把经过加热到锻造温度的金属棒料放入锻造挤压模具中,经过大端压头的挤压,使得大端成型;随即小端冲头冲孔反挤压,形成小端深孔,以制成汽车半轴套管或工程机械支承轴的锻造毛坯。
根据汽车行业有关资料分析,预计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将达到1700万辆,汽车半轴套管的需求量将达到400万件,工程机械支承轴需要量达100余万件,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本发明的新工艺之后,将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
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新工艺,采用卧式热模锻造挤压成型工艺,只需一套模具、一台成型设备成型;达到减少生产工序、减少生产用设备数量、减少生产用设备的投资额、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能耗、减小生产占地空间、改善劳动条件等目的。
本发明的一模双顶挤压成型新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少、模具消耗少、产品质量好、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成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附图中,1.模具,2.汽车半轴套管或工程机械支承轴的锻造毛坯,3.大端压头,4.小端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步骤为:将锻造挤压模具水平放置,把经过加热到锻造温度(1100-1250℃)的金属棒料放入锻造挤压模具中,经过大端压头的挤压,使得大端成型;随即小端冲头冲孔反挤压,形成小端深孔,以制成汽车半轴套管或工程机械支承轴的锻造毛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未对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杰,未经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7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