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语义逻辑的类自然语言人机对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8024.X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武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五和际软件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语义 逻辑 自然语言 人机对话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语义逻辑结构的语言表示、浏览和编辑工具,可以作为软件装置和服务的互动接口或人机界面接口。本发明具体涉及通过对语言成分、句型或语法格式等概念建立模型,提出语言标记、浏览、编辑和转换的技术方案。语义逻辑通过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表示;语言成分概念模型的规模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保持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以为机器翻译、人机互动和互联网体系提供更加实用的语言规范。
本发明涉及语义网络、语言成分表示、语句表示、语句模板、句型表示、语法表示、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转换、机器翻译、人机接口、问答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通用的语言规范体系和人机对话机制,可以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规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提供通用的快速语言文本输入和编辑机制。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以MS-WORD为代表的文字处理程序,但共同的缺陷是缺乏对语义逻辑的直接支持,而能够支持语义逻辑的文本编辑程序,例如XML编辑器,缺乏必要的友好、灵活或开放的人机界面。
提供通用的各种语言文本转换翻译技术方案的组合机制。自然语言相互翻译、生成XML和其它机器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了一种兼容其它各种解决方案的处理机制,使得相应领域的各种应用可以共同运行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供通用的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对话机制,为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更为友好灵活开放的使用平台。
当基于新的规范体系生成的文本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像流行的文字文档,例如WORD文档,一样广泛应用,不仅用户也可以自由地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控制,也就是可以方便地进行取舍和传播,并且机器可以自动理解处理,一个新的逻辑互联网时代也就到来了。
二、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主要涉及资源定义框架体系RDF、语义网络OWL、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语言成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机器翻译和可执行的自然语言等技术,相关领域目前有大量技术论文并存在数以万计的专利。
HTML从形式上提供了的语言表达方式,但设计没有脱离字符或文字处理的层次,如果进一步添加语义逻辑的标注,则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应用。
RDF和OWL可以很好的表示语义逻辑结构,但需要借助成熟有效的编辑装置支持,方可产生复杂内容的表示方案,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RDFa在现有各种标记语言中嵌入RDF概念,例如在HTML中加入属性标记,但仍然没有直接在逻辑语言层次上形成技术解决方案。
XForm提供了编辑XML文档的方法。总的来说通过各种方法提供的人机接口产生的语义网络信息最终可以通过XML表示出来,因此都是一种XML语言的编辑工具。但如果上升到完整的自然语言的表示方案层面上,XForm显然是不能胜任的技术方案。
涉及到的典型相关专利列表如下:
面向对象的信息服务器、其制作方法及浏览器(200410055435.2,2004.07.27,G06F17/30(2006.01),武征)
语句构件装置和基于语句构件的多语种专业翻译方法(200910129096.0,2009.03.15,刘树根)
一种自然语言语义信息统一编码方法(02153705.4,2002.12.02,刘莎)
自然语言句群语义的表示与获取方法(01145132.7,2001.12.30)
一种语义约定全文翻译系统和方法(02131412.8,2002.10.10,G06F17/28,刘莎)
开放式全息全选全程模板式人机互补语言翻译方法(98125015.7,1998.11.20,刘莎,主分类号:G06F17/2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ALLY CONSTRUCTING A TEXT QUESTION FORAPPLICATION TO A DATA SOURCE(翻译为:通过人机互动构建数据系统问答语句文本的装置和方法)(WO/2006/110372,04.04.2006,BUSINESS OBJECTS,S.A.,B25C 5/06(2006.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五和际软件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五和际软件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柱塞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三合一式滑块机构的注塑模具